却说沈嘉禾离开古代,沈不饿和秦三娘这些时日过得如何?
两人都有房产,都从北方逃荒到江南,无依无靠,一个是年幼孤儿,一个是软弱女户,瞧着好欺负得很。沈嘉禾在时尚好,沈嘉禾走后不久,一伙偷儿盯上她们。
白天,沈不饿去私塾读书,秦三娘去大户人家做老师,宅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瘦怯怯的使女,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这伙偷儿做事谨慎,暗中观察数日,选在下午行窃。
他们先安排一个人敲门,谎称沈不饿出事,骗得唤作徐春华的使女锁门去私塾,再搬来梯子翻过院墙,光天化日之下潜入宅子。
殊不知,徐春华天生耳聪目明,沈不饿也是特别警惕机敏之人,早就发现这伙偷儿盯上她们。
偷儿终于行动,徐春华将计就计出了门,走到街上就把领她去私塾的偷儿甲抓住,提着他返回,把宅子外望风的偷儿乙打晕。至于潜入宅子的偷儿丙丁,假意出门实则悄悄折返的沈不饿、秦三娘正等着他们,只怕他们不来,他们来了便走不了。
如此,一伙四个偷儿,全被她们逮住。
怎么处理他们呢?
沈不饿认为,打断他们的腿,让他们狠狠长教训,以后绝对不敢来偷,也能吓住对她们不怀好意的地痞流氓。
徐春华建议拉他们去见官,由衙门处理他们。
秦三娘不赞同她们。
因为四个偷儿是本地人,她们人生地不熟,若要在江南生活,下手太狠容易招人恨。报官同理,她们不熟悉本地官府,万一四个偷儿前脚进衙门,后脚就被放出来,大家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那要怎么做?”沈不饿厌恶偷儿,不教训他们一顿,她睡觉都不安心。
“他们偷东西这么有章法,显然不是第一次作案了。”秦三娘说,“左邻右舍可能有人被偷过,没被偷过的也会害怕被偷。所以,教训偷儿这件事尽管交给邻里,报官与否亦由邻里决定。”
“是哦!”沈不饿眼睛一亮,“偷儿行窃,人见人恨,那么多人教训偷儿,一不小心偷儿被打死也是活该!”
于是,在晚饭时,突然响起一声“抓贼啊”,大家都被惊动了。
得知贼被抓住,家里遭过贼的、害怕贼偷的纷纷操家伙赶来打贼,四个偷儿陷入愤怒的人堆里,被打得哭爹喊娘。
沈不饿不想惹官司,在旁边煽风点火,一会儿说贼拿着偷来的钱吃喝玩乐,一会儿说贼偷不着钱就偷孩子卖给人牙子,一会儿说贼偷东西被主人发现,把主人杀了,还放火烧房子。
她越说,大家越恨偷儿,下手越重,打得偷儿没了声息仍在往死里打,闹出两条人命才肯停下手来。
有人害怕,有人解气:“偷儿被打死了!我看谁还敢跑来我们这条街巷偷东西!”
事情的走向跟秦三娘预料的一样。
官府没有追责偷儿被打死一事,活着的两个偷儿坐了牢,就算立刻出来,被人见到也是抱头挨打的命,谁让他们偷东西呢?
秦三娘和沈不饿抓偷儿有功,左邻右舍肯接纳她们了,见到沈不饿有本事请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少爷来家里做客,对她们更是多了三分敬意。
日子悠然地过了小半年,忽然有媒人登门提亲。
乃是一个闲汉看中秦三娘,想娶她过门,从而将她的钱财、房屋据为己有。
这闲汉出身大族旁支,正事不干,手下十来个地痞流氓,专靠收保护费赚钱吃喝,比四个偷儿更招人恨。
秦三娘早就下定决心单身终老,岂会答应此人提亲?
她拒了几次,闲汉恼火,带人登门,要逼她答应亲事。结果秦三娘被他逼急了,盛怒之下一巴掌盖在他脸上,竟扇得闲汉脸颊肿胀,吐出一颗带血的牙。
闲汉惊呆,她也惊呆了。
何以她力气这般大?
吃过宝石豌豆,又每日认真锻炼身体,秦三娘力气不大才怪。
牙齿没了一颗,闲汉气得要打秦三娘泄恨。
可她掏出雪亮的刀子,他害怕了,想寻手下为自己壮胆,哪知三四个手下敌不过一个徐春华,被打得逃出宅子。
眼看着徐春华这女人又高又壮,手里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棍,气势汹汹地朝他杀过来,闲汉吓得怪叫一声,夹着尾巴逃走。
沈不饿下课回家,得知此事,对秦三娘说道:“若是他再来找麻烦,必不能放过!”
秦三娘便问:“你有什么主意?”
沈不饿刚在私塾学了道理:“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把那家伙做掉,咱们就高枕无忧了。”
做掉?秦三娘叹气:“你这杀心有些重了。现在你是良民,要守官府的规矩。”
沈不饿皱眉:“是他先不守规矩,怪不得我。他在街上当别人的老大,在咱家丢了牙齿丢了面子,恐怕怀恨于心。我找人打听一下他想干嘛,要是他老实,大家相安无事。要是他图谋报复,我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私塾里有同龄人,街巷里也有同龄人。沈不饿聪明有钱,不仅为人讲义气,还很能打,小孩们崇拜她,喜欢跟她玩。闲汉有孩子,他恨不恨秦三娘,一问便知。
“姐!你这几天要小心!”
不必沈不饿主动找人,闲汉的孩子主动跑来提醒她:“我听到我爹和人牙子说话!他们要捉你,把你卖到乡下,给地主的傻儿子做童养媳!”
“这么歹毒?”沈不饿一听就起了杀心,她对闲汉的孩子说,“你爹太坏了!”
“他坏,我不坏!”孩子害怕被沈不饿迁怒,“姐,我劝我爹放过你!”
“不要劝,劝不住的。”沈不饿说,“他要是知道你跟我通风报信,肯定会揍你。”
“那我不回去了!”孩子被闲汉揍过。
“别。”沈不饿说,“你要回去,装作没见过我,知道吗?”
孩子点头,回到家里却被闲汉逮住,挨了一顿毒打。
原来闲汉已经知道他跑去找沈不饿报信,他被禁止吃晚饭,被要求跪在院子里反思,下雨了不能躲,天黑了不能进屋。
他被雨淋得湿透,浑身打哆嗦。
雨越下越大,他害怕黑夜里钻出鬼怪,将他一口吃掉,哭喊着求闲汉放他进家。
吱呀一声,闲汉终于打开门,光照到院子里,他急忙要进去。
然而闲汉一脚把他踹翻,冷冷骂道:“反骨仔!不教训你一回,你不知道我是你亲爹!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跟你娘一样该死!”
孩子仰面倒在冰冷的雨里,看到闲汉转身关上门,院子里变得黑暗一片,不由得嚎啕大哭:“娘!呜呜,爹不要我了!呜呜,娘,我要娘,娘快来接我……”
“轰隆——”
巨大的雷声震耳欲聋,孩子畏惧地爬到屋檐下,望着大雨倾盆的黑夜,钻进柴房,在柴堆里蜷缩着睡觉。
他知道错了,不会跟沈不饿玩了!
他也不会把爹的话告诉别人,再也不会!
夜色渐深,闲汉铁了心折磨儿子,根本没有放儿子进屋的想法,四仰八叉地睡在床上,发出鼾声。
直至他感觉到脖子传来一股诡异的凉意,恐惧地醒来,发现脖子被刀子割开,血汩汩地流淌。迟来的剧痛使他奋力挣扎,他张开嘴巴,喊不出声音,血堵住了他的喉咙。
他想活,可他醒得太迟,他的生机不断流逝,挣扎的力度越来越弱……
丧命是他今夜的结局。
血浸湿半张床,闲汉死了。
杀他的黑影拿着刀,把他的脖子割断一半,确认他活不了,才收起刀,在他身上翻找。又在屋里翻找,将找到的金银塞进兜里,然后点燃被褥。
火光亮起,火势蔓延,很快烧了起来。
次日晴空万里,柴房里的孩子醒来,感觉浑身发热,头脑昏沉。
他病了。
他跑出柴房找爹,只见家里狼藉不堪,烧断的横梁被雨淋湿,还在缓缓地冒烟,那是只波及他爹一人的火灾。
很多人跑来看热闹。
烧得满面潮红的孩子被好心人送去看病。
宗族的人兴冲冲地过来争遗产,甚至打成一团。
官府的人来看了又走了,认为闲汉半夜引发火灾烧死自己。幸在下了大雨,火灾得到遏制,免去一烧烧一片的惨剧。
尸体被抬出,围观人群纷纷避让。其中有个裹着头巾的半老妇人,看清尸体的模样,神色变得凝重。
“怎么了?”旁边有人问她。
闲汉是被杀死的,不是被火烧死的,王大脚在心里回答。
她久经世故,早就过了别人问话立刻回答的年纪,侧头打量问她的人。是一个戴帽子的大丫头,眼珠子乌黑明亮,看着狡黠机灵,隐约有几分眼熟。
被熟人认出可不是好事,王大脚扭头便走,大丫头在她身后笑,倒是没追上来。她有些生气,瞪了大丫头一眼。
对方耸肩,退后几步,消失在人群中。
这丫头!若是弄不清她的来历,王大脚寝食难安。
找人打听几日,王大脚知道她住哪,正准备跟她的邻居聊几句,忽然见到秦三娘出门。
秦三娘也来江南了?
王大脚一惊,急忙躲起来,待秦三娘走远了,才快速离开。
她想起沈不饿是谁了!
上次见面,小孩又黑又瘦又矮,她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哪里记得住对方的长相?况且小孩变化不小,个子高了,皮肤白了,身上长肉了,神情不阴沉凶狠了,她能认出才有鬼!
回到自己家,王大脚冷静下来,琢磨了一会儿,感觉沈不饿跟“火灾”有点关系。
问了人,她果然猜对了。
那么,闲汉的死就很蹊跷了……
秦三娘是什么人,王大脚有几分了解,反正不像下得了手杀人的。闲汉难道是使女徐春华杀的?
也不像。
使女收钱做工,不是愚忠的世仆,怎会冒着被衙门抓捕的风险替主家杀人?
凶手会是消失多时的沈不饿姐姐吗?
王大脚摇头,觉得沈不饿下手的可能性更大,那丫头有股狠劲,不会惧怕杀人。只是年纪小,见识少,解决闲汉的手段太过稚嫩。
烧死的人哪里是闲汉那个样子?
也就仗着衙役尸位素餐,将闲汉的死糊弄过去。
不过,事可能没完,得暗中注意一下才是。
王大脚给衙役的老娘治过病,登门复诊,顺便探听情况。得知衙门无人在意闲汉之死,她放心离开衙役家,暗骂自己多事。
人家的小孩轮得到她操心?
真是吃饱了撑的。
算了,就当为照顾小孩的秦三娘考虑。
她跟秦三娘关系不错,若无意外,她俩可能会结伴南下,可惜……
留在城里迟早会跟秦三娘碰面,王大脚萌生了离开的想法。恰好乡下有人找她治病,她便去乡下行医。
城里,沈不饿知道王大脚跑去乡下,撇撇嘴:“胆小鬼。”
闲汉丧命,媒人不来了,不知是谁传出秦三娘命中克夫,因此不成亲的谣言,所有对她有心思的人都不敢接近她了。
无端端背上克夫恶名,秦三娘自然是气的,但男人都避着她,不敢放肆地看她,她便开心起来。
克夫好,闲汉那样恶毒的男人都被她克死了,她倒要瞧瞧,谁还敢觊觎她的钱财!
沈不饿照常上学,偶尔去找闲汉的孩子。
但那男孩在闲汉死的雨夜,被关在屋外过了一宿,病得神志不清。她见他,他躲着不肯见她,也不跟她说话。
又过了几天,沈不饿去找他,发现男孩病死了。
他的叔伯亲戚谁都不肯收留他,他病着也没人照顾,如何活得下来?
别说收留照顾,那些夺走他家产的叔伯亲戚,就连一口薄棺材都不舍得给他,要将他抛弃在乱葬岗,任凭野兽虫蚁啃食!
还是沈不饿于心不忍,领着一群小孩挖坑,将男孩埋葬的。
她不怕尸体,为人仗义,小孩们更敬佩她了,索性簇拥她建立小孩帮派,要学闲汉收别人保护费。
“帮派可以建,保护费不能乱收。”沈不饿劝住众小孩,“我们细胳膊细腿,怎么跟大人争?你们想赚钱就听从我安排,干点跑腿送信的活,我保证你们吃得上馒头!”
“真的吗?”
小孩们听到有馒头吃,都兴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