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西洋人。
为报答恩情,林汝舟多次帮着他,为的是躲避仇家追杀。
后来,由于不想连累他人,其女也偶感风寒,洋先生不辞而别。
临走前,洋先生不仅托付雪见,还留书一封,再附一味药材。
信上说,他之所以相救林汝舟一家,原因是躲避仇家时,林汝舟曾替他解围。
洋先生心思如何,林汝舟早已察觉,只是没有说破。
半年后,线人告知洋先生有危险,林汝舟带人匆匆赶往现场,找到洋先生遗体,好生安葬。
在林汝舟安排下,其女现由唐大夫收养,取名为雪见,被老人家视作亲孙女。
这位老人家曾是御医,告老还乡在苏州开医馆,名为回春堂。
在雪见记事后,为将来她能找到亲人,对收养这件事,唐大夫并未隐瞒雪见。
也是因此,无论是唐大夫还是雪见,关于洋先生的事情,林汝舟没有透露只言片语。
说到这里,陆氏目光牢牢锁住林芷芯,走至她跟前:“舟郎救下洋先生,你可知真正缘由为何?”
林芷芯思索片刻,旋即回答:“是那味药材!可是,这又是为什么……”
在此,陆梓涵继续讲述:
药材已交给唐大夫,这是魏承贯居士的救命药,洋先生是东瀛那边的线人托付的送药者。
此药为杭州望族叶家所求,林汝舟此举,是为林芷洲争取机会,寻得叶家庇护。
此番去余杭,林芷芯将留于此地,在叶家资助的庵堂带发修行,必要时削发为尼。
陆氏屈身抱住她:“芷洲,爹娘对不起你,再也护不住你!今后的路,你要保护好自己。”
放开时,陆氏的手扶着林芷洲肩膀,墨绿色秋水剪瞳,闪耀灼烧的明光。
林芷芯当即点点头,郑重言道:“母亲,我会的。”
言毕,陆氏带着林芷芯离开,并送她回房,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静默地走完整段路。
今夜入睡实在困难,自陆氏离开,林芷芯在榻上辗转反侧,许久才沉沉睡去。
正月十五晚,林府迎来贵客,来者是余杭望族叶家中人,是祖孙一老一少。
林府上下对他们俩态度恭敬,林氏夫妇称老人家为叶伯。
经父母授意,林芷芯与淽屿一样称呼老人家叶爷爷,其余尊称他叶老太爷。
他的孙女则是被唤作叶小姐,林汝舟称呼她世侄女,陆氏则是唤叶小姐闺名若冰。
叶小姐年岁同林芷洲相当,论生辰早她半年,衣饰低调并不奢华,长相十分出色。
容貌绝美,气质出尘,尤其双眸黑白分明,灵动有神,让观者沉醉其中。
见到叶小姐第一眼,淽屿直愣愣盯着人家,要多傻有多傻!
林芷芯不由暗道糟糕,要是父母看到,少不得挨罚!遂猛地拽过淽屿衣袖,直至他回神才罢手。
听大人们的谈话,原来叶老太爷是林则徐挚友。
对林氏夫妇,叶老太爷分外亲切,问候林缪氏却是客套疏离。
作为林则徐续弦,是林缪氏以死相逼争取到的。
明白身份尴尬,习惯这样的冷遇,林缪氏迎客完已离席。
得到长辈允许,小辈退出厅堂玩耍,林芷芯奉母命陪伴若冰。
淽屿也来凑热闹,不忘支开亲妹妹,也是考虑到林芷芯不擅交际,遂待客游玩由他接取完成。
林芷芯不傻,自然顺水推舟,留侍婢青梅看顾他俩,自己则回房,再度抄三百遍千字文。
第二天清晨,叶家祖孙启程回府,就按初十那晚商定的,林氏夫妇带两孩子随行。
临行前,青梅早就收拾好行囊,陆氏亲自督办的必需品,林汝舟备好的盘缠都在其中。
至余杭,经由叶老太爷安排,林芷芯待在叶家资助的静夜庵,由此带发修行。
去处安顿好,林氏夫妇带着儿女往东园僧舍。这天来客不少,还有其他四人来访。
叶家祖孙与两位陌生面孔,老人给承贯居士诊脉,女童手提诊匣,在旁静静站立。
看到林汝舟一行,叶老太爷微不可察地摇头。
由此,等到诊断完,林汝舟携手陆氏,儿女跟着他们缓步进去。
经介绍,诊病的大夫全名唐仲,提着诊匣的女童是雪见。
拜别众人,林芷芯回到庵堂。
至于林芷洲父母长兄,则在附近净慈寺厢房暂住,明早即返回。
当天晚上,林芷芯梦里恢复意识,再次来到幻灵域。
“你好,林芷芯。”
刚进茅屋,玉瑗等候多时。
它曾言若在这里,有任务接。
站在它跟前时,林芷芯开门见山:“新任务是什么?”
玉瑗没有回答,而是示意道:“先看左手手腕,联络任务的手环已戴好。”
疑惑间,林芷芯抬起左手来看,手腕上环绕蓝色圆环,带光若隐若现。
玉瑗解释:“手环只你可见,闯关者需先完成任务,在完成前,这项任务情况一概未知。”
“然后呢?你叫我到这里,该不会只是给我手环吧。”林芷芯暗忖,这事不简单。
“嗯,你的任务已经接取,这就奉上任务情境,你看完就可离去。”说完,玉瑗开始转动。
这……由得着自己来选吗?敢情是她触发剧情,也不知不觉就开启某个任务!
就此,玉瑗后边的墙上,不知何时出现五幅字画,用幕布罩着。
每块布上都写着字,分别为: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