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节骨分明的手背上还残留有洗碗时的水渍,他有点邋遢地随手甩了甩,然后拔刀跨步做出最基本的起手式。
止水则没有直接抽刀——他在观察行风。
刚才,行风很快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对练请求:“啊,不是像平时一样的那种——虽然这样说有点大言不惭,但是我希望哥哥更认真一些……平时都会非常手下留情的吧?”
“这次和以前不同,”他语气依旧若无其事,非常随意地拜托道,“哥哥,可以把把我逼到生死关头试试吗?”
止水天赋比行风高,又长他好几岁,两人实力差距很大,所以对练时的手下留情基本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行风现在并不需要这样松弛的练习赛。
既然凭脑子一时想不透自己的前路,那么就靠身体去感受。要是能在战斗中被逼入绝境,也许反倒能看清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是什么。这思路很常见,止水立刻就理解了行风的想法,也欣然同意。
此刻,止水盯着行风的脸,一贯温和的猫眼里瞳孔收紧,仿佛盯上猎物的某种兽类。
只听他微笑着道:“那么,哥哥这次不会手下留情的哦。”
不……要不还是多少留一点吧……
此刻行风非常明显地动摇了一下。
一般来说,行风一向有着异于常人的钝感力,似乎是天生情绪起伏很小、很慢,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很难立刻被情绪影响,只会在事后不停咀嚼滞后的感情带来的绵长焦虑。
别的不说,这种性格在战斗中是一个不错的优势,能让行风不为对手的强势压迫所影响,保持平常心正常发挥。
然而,止水这一句话就让行风刀枪不入的情绪保护壳有点防不住了。
止水很少在行风面前自称“哥哥”,一般都是直接说“我”。此刻这个莫名亲昵的自称却让行风有点陌生——甚至有点不寒而栗。
说不害怕是假的。行风这几年基本没打赢过这个天才哥哥,偶尔赢一回感觉还是止水为了鼓励他的积极性放了水。积年累月压倒性的胜负对比之下,行风已经有点默认:他还没被止水打死是因为他是止水的弟弟。止水反常的自称正是微妙地对行风强调了这层关系。
所以此刻止水随口一句“不会手下留情”,带给行风的压迫感是非常夸张的。
不过行风不愧是行风,立即发现了自己情绪的破绽——他反应过来,这是止水的战术之一:先来点压力,看看能不能击垮他的斗志。
啊,不愧是不会手下留情的止水哥啊,还有心理战术呢。
行风有一个优点:只要弄明白事情的原理,他就不会害怕了。
十分了解行风的止水也发现了他的情绪变化,有点遗憾地叹了口气。接着,他改变了一下站姿,却仍旧没有拿出武器。这是他的一贯做法:忍术、幻术、刀、苦无、手里剑等等,止水的武器可以是任何东西,就是一样都不拿出来——就让敌人猜吧。
行风看出止水要开始动手,立马提刀飞身上前。他维持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姿态,视线完全不接触止水肩部以上的位置——这是为了防备幻术。长期跟宇智波对练的经验让行风习惯于规避各种通过对视发动的瞳术,仅根据对手下半身的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意图。
此刻的第一要务是拉近距离。虽然他也擅长远距离的忍具投掷,但他依旧不想和止水远距离战斗。
然而,他没快过止水结印。火遁.凤仙火之术带来大面积的火光,猛地向他扑来。换作过去,行风应该会躲开暂避其锋芒,但和雷同老师打过之后,他感觉火遁也不是那么难防备。
简单结印,一个小型风遁在行风刀面上成型。只是灭火而已,不需要多大的精度和锋利度,只要形成足够的风压——行风猛然挥刀,用速度弥补查克拉量带来的威力缺陷。于是前方强风卷过,火焰暂时消失在微型的低压气旋中。
然而,就在行风一招结束力竭之时,止水突然从消失的火焰之后出现——是瞬身术。他此时已经拔出背后的短刀,从右侧一记袈裟斩斜劈而来。
这招的形式行风和雷同打的时候也用过,正是和止水学来的。此刻他虽然意外止水并没有拉开距离,但也没有因为对方突然贴近而慌张。原本劈开火焰的那一刀并没有用全力,他索性直接变招横刀格挡。就在这时,止水原本斜向上劈的刀势一收,竟然突然转为从上向下唐竹劈头——声东击西。
力竭后又变招的行风着实有些反应不过来,一时乱了节奏,被止水压着过了十余招。他也不硬抗,眼见下一招要接不下来,抬起左手,藏在戒指中的钢线飞射而出,蛇一般绞上止水的刀尖。
换个一般的下忍过来也许就这样被缴械了,但止水选择再次变招,直接顺着钢线的方向突刺。一刀被防下后,他气势不减,继续顺时针方向多次斜劈。
这几招明暗交走,似乎不管你怎么防他总有一招藏在暗处,等着给你致命一击。加上他攻击速度极快,咄咄逼人,行风虽然还没有被他攻到实处,却已经感受到了迫人的压力。
不过,止水多次顺时针出刀,是为了顺着被线缠住的方向转刀从而摆脱束缚。因此,为了压缩行风的反应时间,这几招不可避免地又快又急,并且没了那么多变化。
这也为行风创造了机会——止水动作很大,所以收势也慢,行风在一招内看出规律后就能抓住些破绽。于是他抓住止水收势的时机矮身伏地,横斩向前攻击止水重心,被止水纵身一跳躲过。
趁此机会,止水直接一跃落向行风侧后方,也就是他挥刀的反方向。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方位——此时行风一刀结束背对止水,挥刀的右手没办法立刻转向,于是身后空门大开。而两人已经离得太近了,如果止水先手攻击,那么行风也能以伤换伤,给止水来一刀。
就在这尴尬而危急的时刻,行风不拿刀的左手呈掌向身后一推迅速拧身,止水同样借力一转,两人几乎背靠着背同时错身,如阴阳鱼一般同步扭转身位重新回到面对面的位置,原本两人之间摇摇欲坠的危险身位被化解。
——也许这就是兄弟之间的某种默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