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的日子貌似和结婚前的日子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只是结婚后,每天看书的地方换成了更宽敞更明亮的房间。
崔桃这几天的日常就是在李念他娘做饭的时候搭把手,其他时候家里没人在,该上班的上班,该执勤的去执勤,在家里待不住的出去找人说话,无人打扰,她就待房间里看书。
李念家里也没人要求她去地里干农活赚工分。
方桂枝在院子里养了两只鸡,鸡笼子放在了灶房外面的一个角落,她吃完饭拿着碗筷去灶房的路上顺手就给喂了。
衣服也是方桂枝去地头找老姐妹聊天的时候拿个脸盆端上几件脏衣服,回来的时候就晾在了晾衣绳上。
这天和往常一样,崔桃帮忙把碗筷送到灶房的锅里,剩下的事都用不着她做了,就准备回房间看书了。
大门口,传来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
“方伯娘,我娘让我给你们送点青果。”伴随着声音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她留着短头发,身上的衣服看上去很干净,零星几个补丁上绣着五角星。
手上端着碗,走路还是蹦蹦跳跳的,活泼又可爱。
方桂枝听见小姑娘的声音很高兴,等不及擦干净手,湿着手就跑了出来,“玉玲来了啊,哪里来的青果啊。”
玉玲好奇的眼神小心翼翼地瞅着站在原地的崔桃,嘴上接着方伯娘的话,“是我爹昨天在山沟里摘的,绿绿的,可酸了。”
说着就皱紧了小眉头,嘴里还发出‘呲’的声音,想起了昨天她爹带回来后,她胡乱擦了擦就放进嘴里叫了一口,那一下,酸的她整个脸都皱了起来。
“好,好,”方桂枝应着好,接过孙玉玲手上的碗递给了崔桃,“让你嫂子尝尝,伯娘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酸的倒牙。”
孙玉玲这时正大光明的看向崔桃,好奇地问,“这就是李念哥的嫂子啊。”
她在家就好奇嫂子长什么样了,结婚那天她和自己的小姐妹好久不见,玩得太开心了,把最早想看新娘子长啥样的事情给忘记了。
崔桃看着小女孩就是单纯的发问,笑着点了点头,“你好,我叫崔桃。”
孙玉玲背着手,看崔桃说的认真,她严肃着小脸,装作一副大人的模样,点了点头,“崔嫂子好,我叫孙玉玲,是李伯伯家的邻居。”
方桂枝忍着笑,侧头在崔桃旁边小声地补充着,“这是你周艳婶子她的大女儿,平时就这样,可爱装作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了。”
崔桃了解的点了点头,“她真可爱。”
方桂枝让孙玉玲陪着崔桃出门去转转,她灶台间还有一些活,没干完呢。
崔桃这几天在家里越来越沉默了,每天说不到两句话,方桂枝看着都有些着急了,更不用说李念了,记得都不想去民兵队上工了,就想在家陪着崔桃。
方桂枝想了许久,把周围的人寻摸了一遍,其他人不是性别不合适,就是性格不好,最后才想起了周艳和孙国庆的大女儿孙玉玲,除了一点,玉玲年纪太小,不过她天天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管着下面的弟妹。
她和周艳商量了一下,让孙玉玲带着崔桃出去转转,别在家闷久了呆傻了。
她家是娶媳妇,还想要抱个聪明可爱的小孙子,可不能要个傻媳妇。
‘唉,我把念念生得多亮眼啊,小时候也是十里八乡人人夸可爱的,崔家女儿也长得好看,那她孙子肯定长得会特别好看,力压周围一众小孩’方桂枝边收拾东西边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而另一边。
被迫跟着孙玉玲出了大门的崔桃看着旁边出了门就似乎害羞了起来的孙玉玲,一时之间也不好意思说话了,也不知道她能和小女孩说些什么。
“玉玲,你今天不上学吗?”
她没记错的话,现在这个时间孩子们是不放假的,时间也不早了,学校也该上课了。
孙玉玲听见了崔桃的问话,撇了撇嘴,“我早不去上学了,上学太累了。”
她小学毕业后没读上初中就在家呆着了,平时帮忙管管弟妹,她娘忙的时候做个饭,比上学可轻松多了。
“不上学啊。”崔桃重复了一遍,语气惆怅,现在的小孩子都不读书了吗?
孙玉玲随手扯了路边一片树叶子,挥了挥,“不念了,念不了。”
说起读书就想皱眉头,那书也太难读了,还没管弟弟妹妹来得轻松。
“为什么不念书啊?是有什么原因吗?”
孙玉玲听了崔桃的问话,疑惑地看向她,“就是不想念了,嫂子,你不知道那书本上的字我看着都感觉头要大了一圈。”
摇了摇脑袋,想起在学校的日子,她就愁眉苦脸,“你看我现在,每天和小美,苹苹她们去台子下转转,可以玩石子,还可以一起去摘花,有时候还有布头让我们缝着完呢,我们每天过的可有意思了。”
崔桃听着都觉得她们的日子似乎很轻松,很好玩。
“小美和苹苹也不读书了吗?”
“是啊,我们一块不念的,小美家里不想让她花钱了,苹苹哥哥当时要娶嫂子了,她哥嫂想让她在家帮忙带娃。”
“那,好像没你说的那么轻松。”
孙玉玲仰起头,看天叹气,“哎,长大就是面对这些烦恼么,我们也是大人了。”
崔桃扑哧笑了出来,拍了拍她柔顺的短发,“你才多大,都大人了。长大没你想得那么好。”
孙玉玲盯着崔桃看,“嫂子,你笑起来可真好看,怪不得李念哥念叨了很久呢。”
“念叨什么啊?”崔桃好奇的问,想知道李念怎么念叨了,就连门口的小玉玲都知道了。
“李念哥当时特别着急,每次都拦着我娘问她什么时候有空,要让我娘有空就去给他提亲呢。”孙玉玲摇了摇头,又想起那时候,晚上有时候都能看到李念哥去家里找她娘说话,她娘这么好事的人都有点烦了。
崔桃笑了笑,没说话。
孙玉玲朝着来的两个小姑娘挥了挥手,“小美,苹苹,我们来了。”
说话间,她们就来到了一块低头,两个小姑娘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袖衣服,戴着草帽,脸上还沾着些土。
但两人看上去很高兴,但语气中带着埋怨,“玉玲,你终于来了。”
两人都会被家里人抓去地里干一些简单的农活,可就算再简单,两人年纪还小,干一会就累的想偷懒。
两人走到前看到后面的崔桃,站在那一看就是斯文娟秀的人儿,两人本来还不觉得自己满身的土有什么埋汰的,大家都是这样,就或多或少而已。
可身边出现这样一个人,有了对比,两人眼神都暗淡了下来,下意识就低头瞅了瞅自己,手已经在拍身上的土了。
“嫂子,这就是我刚给你说的小美和苹苹。”
然后毫无察觉地看着两人,“小美,苹苹,这是李念哥家的嫂子。”
苹苹似乎对嫂子很敏感,天真地问道,“嫂子,你也快要生孩子了吗?”认真思索了下,歪了歪头,“好像李念哥家没妹妹,你孩子谁照顾啊。”
崔桃笑了笑,“我才刚结婚几天时间。”
苹苹并不满意这个答案,追问道,“那你以后有了孩子谁照顾啊,没有妹妹照顾,那你以后的小孩好可怜啊。”
崔桃听到这样说,有些吃惊,“谁的孩子谁照顾啊,为什么要说可怜啊。”
苹苹上下打量了下崔桃,“切,说的好听,我娘可说了,女人嫁到婆家后,婆家没小姑子没人帮着照顾小孩,自己一人可得累死,我以后可不能像你一样,听我娘的,嫁个家里有妹妹的,以后有婆婆和小姑子帮我照顾我以后的孩子。”
小美在旁边哈哈笑,“苹苹,你也不害臊,现在就想着家人的事,羞死人了。”
苹苹反而不屑地看着小美,“你就是傻子,啥都不知道。我娘说了,在年纪小的时候就开始相看人家,才能有时间好好挑挑,以后嫁过去不受罪。”
小美跑到一脸尴尬的玉玲旁边,对着她嘿嘿嘲笑两声,“苹苹想嫁人了,害羞脸,不害臊,不要脸。”
孙玉玲在旁边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她平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也不是白装的,她跟在她娘身后可不小心听到不少事呢,知道的比那两人多点,知道嫁人不是像苹苹说的,也不是小美那样说都不好意思说。
崔桃看着孙玉玲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她,看上去对眼前两个小女孩吵架的事很抱歉。
崔桃笑了笑,她没和这么大的女孩子聊过天,也没跟自己同龄女孩子谈过有关结婚的事,因此根本没在意过公社里的女孩子是怎么相亲,怎么找对象的。
现在偶然听到这些,忽然一下听到心里虽然不是很舒服,可也间接了解了一点。
觉得现在小孩子可真好玩,还挺有意思的。
孙玉玲看着两人吵了起来,上前一手一人把两人拉开,沉着脸说,“行了,你们还是去干活吧,话都不好好说,早知道今天就不找你们出去玩了,吃了一肚子的气。”
说完拉着崔桃就走,不管后面的两人是如何跳脚,如何开始一条心地指着她骂。
“嫂子,你可别把我想成和他们一样啊,没出息的玩意,我可不是他们那种整天想着嫁人的女人。”
崔桃笑着问,“那你想当什么样的人啊。”
孙玉玲满脸骄傲地说:“我想当我娘那样的人,能说会道,还会管家,我娘把我爹还有我和我弟妹管的可好了,我就想做和我娘一样的人。”
周艳确实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这样的人在哪都能凭借着一张巧嘴和厚脸皮过得很好。
孙玉玲想着自己以后的威风就控制不住地想笑,她以后也要生三个孩子,不,要生四个,能指挥的人多,以后让他干这,让她干那,她做那动嘴。
嘿嘿嘿,越想越乐。
现在的社员基本都是在地里忙活,就算有几个人闲着,也大多窝在家里在家里干些家务活。
两人一路走来,没看到悠闲走着的人,只看到地里埋头干活的人。
有人认出孙玉玲,都笑着和她打招呼,“玉玲啊,这是干什么去啊。”
“哎哎哎,那谁,杆子家的,那就是李会计家的新媳妇啊。”
被叫做杆子家的人抬头看了一眼,立马又低下头去,“是啊,崔图地的女儿。”
拄着锄头,那草帽扇扇风,“没想到崔图地那黑不溜秋磕巴的样子,还能有个长得这么秀气的女儿啊,可真好福气,能嫁到李会计家,以后吃穿不愁了啊。”
“赶紧干活,少偷懒,人崔图地和何平花以前长得就不差,你,说话的时候也得低头看看你那身样子,李会计家的就算眼瞎了也看不上你的,少羡慕。”
“就是,嘴酸的,也不想想自家咋对她女儿的,她女儿在家捂个百八十年的也没人家白。”
周围干活的一个妇女早就看不惯她了,没忍住怼了她一顿。
附近竖着耳朵听着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最早开始说话的人,手上的草帽也扇不下去了,手一叉腰,就要开骂,“我R你先人的,你个丢人显眼的玩意,我艹你N的,不教训你,你不知道我是谁了吧。。。。。。”
说的正嗨,得意地看着低下头不说话的人们,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好好发挥一下,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句,“我知道你是谁,刘满囤家里扣两工分,原因就写躲懒。”
背着手站在那的正是生产大队长,严厉的视线威严地扫过周围。
后面拿着本和笔准备记工分的赵向果憋着笑答应了一声。
满囤家的正想大声囔囔,就听到大队长加了一句,“再多说一句话,就记被罚后照犯不误,多扣一分。”
赵向果大声答道,“是。”
满囤家的嫂子叫高易妹,就算是平时再泼辣的人,涉及到自身利益,这时候也不想被扣工分。
孙玉玲把崔桃带着走了很久,来到了一个大沟旁边。
站在沟边上从下往里面,一眼都看不到下面的情景,让人心里有些发虚。
崔桃站在旁边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嫂子,我爹昨天就是在这个沟下面摘得青果,听我爹说,下面长得可多了,都没人摘,就是不好吃。”
崔桃今天尝了一个青果,想到那酸涩的口感,“是太酸了。”
孙玉玲酸地皱紧眉头,“是啊,要是甜的,该多好啊,我们就多了一种吃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