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荔芳文学 > 皇后她演技无双 > 第13章 病倒

第13章 病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美人点头。

“他也许做错了事,受宫规责罚,你不必害怕。”

“不…”陈美人并不同意陆莹的说法,“好多血,那样粗的棍子打在他身上,人…只出气,不进气了。他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打他?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就能想起那一幕…”

陈美人痛苦压抑地叫着,眼泪絮絮落了下来。

她当时见到那样的场景,哪里还记得自己是来长青殿做什么的?

当时只顾压抑着嗓子,拼命不让自己在那儿叫出声来,失了魂似的跑走了。

跟着陈美人的宫女却不敢跑,那宫女比陈美人年长不少,又是见惯了宫中刑罚的,这样的场景不至于让她大惊失色,可她被陈美人的反应吓到,一抬头又看见了阶上的周德安……

周德安面无表情,耷拉着眼睛的样子,可比那受了刑的小太监可怕多了。那宫女就被这样的目光钉在原地,进退两难。

陈美人这边呢,她慌不择路,根本不记得自己跑到哪条道上了,只知道自己实在跑不动了,腿又软,不听使唤。

碰巧晶晶跳了出来,双重惊吓之下,这才有了兰蕙宫门口方才的景象。

萧长宁微不可查地朝陆莹摇了摇头。

这样的场景,陆莹从前在衡王府里也许也见过,萧长宁从前在荣国公府,也见过。初见时是什么感受,萧长宁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她是荣国公府从民间商户人家抱养来的,进府时年纪还很小,堪堪记得事。

她当时在想,明明家里头吃穿也不愁,爹娘还能供兄弟姐妹几个念书,怎么就要把她卖到大户人家去做丫鬟呢?

哭了,闹了,都没有用,那天来了好几个力气大的老妈妈,抱着她就往轿子里塞,一道帘子落下来,彻底隔绝了她与外面的世界。

后来进了府,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去做丫鬟的,荣国公府买了她,是要去做千金小姐的。

不用干活,平日里只用伺候年纪不大的老太太,老太太身居兰园,平日里不苟言笑,家里的小辈们都很怕她。

起初萧长宁也怕,但她不像萧长乐那样,有生母在边上宠着,有自己的院子住,她只能住在老太太隔壁的屋子里,日常就是陪着她养病,哄她开心。

大部分时候,日子不算很难过。

但总归是寄人篱下,一年到头那么些天,总有不少难捱的日子和不顺心的时候。

夜深人静,她会想家,想念家人,可家在哪里,她找不到,也没有人会告诉她。

府里也有碎嘴的丫鬟,背后议论她的出身。说得最难听的,如绿映之流,就拐弯抹角地讥讽她,说她明面上是公府小姐,实际上就是个身份略高些的丫鬟。

年纪再大些,和萧长乐起冲突就成了家常便饭。萧长乐喜欢带着丫鬟们捉弄她,故意砸了她给老太太煎好的药,再嫁祸给她;冬天把名贵的首饰丢到湖里,再让她下水去捡……

事情闹大了,老太太也只三次里斥责她一次,此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至于荣国公夫人吴氏,就更加过分了。她是萧长乐的生母,不论什么事情,若闹到她那儿,吴夫人不论原由,只会责罚她。轻则罚跪,重则请出家法重责。

在杏园罚跪是家常便饭,那时她就时常见到小厮拿着大杖,责打犯错的下人,那会…她的心情是害怕吗?

或许庆幸更多些,庆幸自己不是她们中的一员,庆幸…自己此时只是被罚跪而已,毕竟,那重杖落在身上的滋味,她也并不是从未尝受过…

可陈美人不一样,她许是从前在家中被保护的太好,不知外面世界的险恶,一朝进宫,又不凑巧的遇到这样的情景,被吓成这样,也不能怪她。

萧长宁轻轻叹气,“你这样跑出来,你宫里的人定然也担心你,说不准这会正担惊受怕地满宫寻你呢,万一闹到陛下那儿…终究不好。”

陈美人自己也明白,这会想起来后怕极了,“是,万一…陛下追究…少不得又是失仪之罪…”

陆莹安慰她,“陛下对下严苛,也是为了以正宫规,否则没了规矩,又如何约束宫人?你是帝王嫔御,身份不同,旁的不说,陛下看在你父亲的面上,也会对你好的。今天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若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对你也不妙。”

陈美人点点头,强撑了一个笑,“是我不懂事,多谢两位姐姐告知。”

萧长宁差郭福送陈美人回了承和宫,她与宁嫔同住,若宫人将消息告知宁嫔,不知承和宫里又是怎样的景象。

这一夜,皇帝召幸了郑婕妤。

不知道宣明宫那儿是什么光景,这一晚的兰蕙宫十分平静。

陆莹关心陈美人的情况,她来到东配殿,与萧长宁商量,“她今天这个样子回了自己宫,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萧长宁看了一眼天色,“入夜之后,嫔妃无召不得擅出宫门,要去也得是明日了。”

陆莹闻言不再说话,看着萧长宁摹字,顺手替她添上一勺香。

隔天还没等她们去,就传来了陈美人病倒的消息。

发热、头晕,宫女伺候她睡下,梦里也不安稳,迷迷糊糊地说着梦话,一个劲地说冷,接着就开始发虚汗,把自己裹在被子里抖得厉害。

宁嫔替她传了太医诊脉,太医看过之后,也只说是受惊过度,需安神静养,开了方子叫下头煎药,也没别的法子。

陆莹本想亲去探望,被萧长宁劝下,怕过了发热的病气,二人各差了一个宫女前去,代为问候病情。

萧长宁这儿派的是青萝,她回到殿里,对上萧长宁的眼神,先是微微摇了摇头,再到跟前回话。

“奴婢去时,太医已经离开多时了,宁嫔主子在自己殿里,陈美人那儿只有几个宫女太监照料着,瞧着…不太尽心的样子。”

“陛下去过了吗?”

青萝声音越说越小,“陛下今日下了朝,就一直在郑婕妤处,陈美人宫里的人哪敢擅去永安宫…”

萧长宁淡笑道,“不必这样愁眉苦脸的,陈美人这是心病,古人有急火攻心之说,陈美人的情况类似,惊惧上涌心头,骤然发病,听着骇人,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

皇帝是在陈美人病倒当晚知道的消息,听说是周德安主动去的御前请罪,说清楚了原委。

天子无错处,那吓到陈美人的缘由,就是下头的奴才做事不够谨慎了。

皇帝没有去看陈美人,也没有因此迁怒办事的太监们,只叫来了太医和承和宫伺候陈美人的宫人,命他们尽心侍奉。

过了几日,陈美人的病好了些,不再发热冒冷汗了,只待在自己屋子里,整日躺在床上不愿意出门。

萧长宁挑了一个日头不错的下午,和陆莹一起去了承和宫。二人没叫人通传,陈美人见二人进屋,一时有些无措。

“两位…姐姐,是我失礼了。”

“不碍事。”萧长宁拿着风筝给她看,“天气转暖了些,我宫里有一个擅扎风筝的婢子,这几天做了好多漂亮的风筝,还有几个新来不久的小太监,风筝放得又高又稳。想着今天天气晴好,陈妹妹要不要一起去御花园放风筝玩?”

陈美人喜欢放风筝,京城春日里素来有踏青的习俗,那会母亲就会带着她和妹妹们去京郊游乐。

家里有一个小厮也会做风筝,蝴蝶、燕子、蜻蜓都是最简单的,民间不禁龙凤纹案,故龙凤呈祥、双龙戏珠这样复杂的风筝也常见到。

陆莹看陈美人的眼睛亮了一瞬,就知道这事有戏。

她看了眼随侍的宫女,“愣着干什么,给你家美人梳妆。”

小宫女连声应是。

萧长宁带着陆莹和陈美人来到了月华台上,此处暖阳好,还有四季常青的绿木,萧长宁倚栏而坐,几个小太监就在月华台下,早已放好了风筝。

萧长宁仰起头,阳光有些刺眼,天朗云稀,但看清几只风筝还是没有问题的。

金鱼风筝、青蛙风筝…一只只栩栩如生。

陈美人跃跃欲试,“两位姐姐,我想下去同他们一起放。”

不等萧长宁回答,陈美人就提着裙子跑下去了。

不远处,惠妃和郑婕妤两人一同逛着园子。

皇帝将大选的事情一并交给了礼部和惠妃去办,早晨徐宛和郑言熙一起见了礼部主管此事的官员,按照本朝旧例商定了本次大选的章程,再将差事分给下头内府和六司。

郑言熙面色如常,惠妃只觉得头疼,事情拉拉杂杂的,太琐碎了。

各州秀女的名录她翻阅过,林林总总千余人,送进京城,总要安顿吧?接着就是初选,次选…还要考校秀女们的性情、才艺等等,一轮一轮筛选下来,千余人可能就剩下不到百个了,再统一在宫里学习宫规礼仪,期间根据秀女们的表现,再将不合格的秀女送出宫去…

她请示过长青殿的意思,皇帝不打算殿选,觉得抽出两三日去见这些秀女,太浪费时间,具体选什么,怎么选,皇帝都放心的交给礼部和徐、郑二妃了。

皇帝的原话是“你们二人看着办”,惠妃听了只觉得压力滚滚。选秀是大事,又是光启年间的初次大选,背后多少繁枝细节,不甚列举。

一顿午膳用得食不甘味,午后郑婕妤又来求见,询问她初选的流程和细节。惠妃刚头疼完的脑袋,又开始不适起来。

“距离初选还有一个多月呢,今天天气不错,咱们出去走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