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荔芳文学 > 山月可曾歌 > 第27章 来乐

第27章 来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潘乐的茶饮店“来乐”正式开业了。店址选在东苑食堂东门大堂的转角处,好的店面选址是那里本来没有它,它突然出现后,你觉得那里本来就应该有个它。潘乐从菲菲家回到白城后,便着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书,并请小叔帮忙把关。经过几轮修改,两人都觉得方案成熟后,潘乐将计划书恭敬地递给了父亲过目。

潘父看后非常满意,不仅出资支持,还挑选了几名得力干将随潘乐前往沿海地区考察培训。这些员工作为初创团队,受命调到禹市协助少东家潘乐的创业,潘父还特意叮嘱潘乐,等一切顺利过渡后,要在禹市当地培养自己的员工,这才是长久之计。同时,他也提醒潘乐,虽然有的岗位技术门槛不高,工作内容也简单,但自己也需抽空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来乐”不仅引进了热卖的奶茶类冷热饮品,还推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限定中草药茶,以及几款常青款茶品,如有益于女性健康的红糖姜母热饮和有助于消化减脂的花草饮。潘乐还巧妙地将中草药茶包作为附加产品进行销售。

开业初期,“来乐”生意异常火爆,每天都排起长队。潘乐借助开业优惠活动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未来可能开设分店所需的客流数据做了归口统计。他还定期分析后台销售数据,了解产品表现、备料情况和选品计划。会员制和不定期的特惠活动也被潘乐玩得风生水起。此外,潘乐采纳了菲菲的建议,联系学院主管部门联合组织了勤工俭学项目,顺道建立中短期用工池子,并积极花钱冠名支持学院的大小活动,一时无两。

刘岘青记得陈威家里是做茶叶生意的,她征求了陈威的意见后,准备带他一同参加潘乐的开业祝贺饭局。饭局前一晚,岘青向菲菲简单介绍了陈威家的茶庄,他家的茶庄是禹市五峰茶叶商会的副会长单位,他爷爷年轻时是五峰当地最大制茶厂的一把好手,后来带着一身过硬手艺下海闯荡,近些年更是被邀请参与制定了当地毛尖的分级标准,口碑一流。

禹市本土的茶行有两块金字招牌,五峰采花毛尖和宜红红茶。目前,“来乐”的茶叶类饮品供应商主要来自白城的玉露茶和利川红,但商人向来不懈追求质优价廉的原料迭代,年轻的潘乐也更愿意尝试新事物。陈威和潘乐见面后,关于茶叶的交流让两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下约好周末去陈家在禹市茶叶城的店面品茶详聊。

随着“来乐”生意的火爆,学校内陆续新开了多家茶饮店,甚至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加盟店进驻。学校里禹市本地生源占比较大,潘乐有意在禹市本地寻找更多供应商,将“来乐”进一步本土化。他希望通过引入更多禹市本土来源的原料融合进自家的产品,将品牌与禹市进行深度捆绑。他计划在品牌包装上融入禹市方言元素和名胜景点,同时把控提升品质,比如根据顾客反馈尝试推出低糖和无糖类产品。

面对学校内其他茶饮店的扩张竞争,潘乐反而沉住气,不急于开设新店。他对菲菲说,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不在学校,而是希望将“来乐”开到禹市的市中心。他坚信,既然星巴克这样的非本土品牌能在禹市城芯立足,他也要将“来乐”打造成第一家进驻禹市城芯的本土茶饮品牌。在此之前,他计划在学校店内以小成本实验的方式尝试各种想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潘乐在生意场上展现出的胸有成竹和运筹帷幄让菲菲欣赏不已。而菲菲的父亲爸爸作为幕后技术专家,他技术支持下的中草药饮品的受欢迎程度也在走高。作为店内的差异化品类,中草药饮品正在培养着自己的消费群体。潘乐希望它能细水长流,菲菲则笃定地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基因里对这些传统产品的热爱早已深入血脉,时机到了自然会觉醒。”潘乐喜欢菲菲这种笃定的“胡说八道”,而岘青则笑称他俩是“王八对绿豆,看对眼儿了”。

潘乐一行人去找陈威时,菲菲特意叫上了岘青。岘青起初推辞,说自己不懂茶,去了也没什么用。菲菲却拉着她说:“就当陪陪我吧,不然他们聊生意去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肯定会被大人们问东问西,我最怕这些了。”岘青拗不过,只好答应。

到了茶叶城,陈威远远看到潘乐,快步迎了上来。他带着大家上了二楼。陈家的店面位于进门第三间,共有三层,装修得古色古香。每一层都设有大茶桌,供客人品茶。一楼主要销售通货茶叶,茶桌是榆木的,上了明亮的浅色漆,茶座是围坐式的,落座更随意一些。

二楼的茶桌则显得考究,桌子重很难推动,摸上去应该是乌金木,调了漆刷上有几分紫檀的味道。这张茶座的布局,通常由店主亲自为客人泡茶,显然这层摆放的茶叶陈列花了心思,不似一楼尽可能多的把货品种类展示出来,总能有一款打动客人。而二楼的茶叶的摆放更体现“少而精”,让茶叶自己发光,让冲泡出来的茶汤自己说话,这些都需要懂行的人才能辨识。自然二楼的茶品质更高,价格也更贵,一般只有懂行的客人会被请到楼上。

陈威和潘乐就着冲出来的茶,就口感、产地、制茶工艺和近些年的价格波动情况等生意相关聊了起来,岘青和菲菲对生意经没什么兴趣。陈威便从二楼的屏风后打开一道门,让她们上三楼休息。

三楼的装修最为豪华,未开灯时室内光线略显昏暗,但一整套紫檀木家具已经借了微光,自顾自流动着宝光。罗汉床两侧的花几上摆着的佛手香果,已经微微泛黄,而冬日里的开过来水仙花还在,更显雅致清丽。

开灯后,岘青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幅货真价实的缂丝紫衣观音像。缂丝工艺复杂,对桑蚕丝的选取要求极高,通常需要辑里湖丝才能呈现出上好的光泽。这幅观音像隔着玻璃,衣袂翩然,眼神慈悲,手持净瓶,栩栩如生,仿佛神仙降临。这样一幅绣像价值大概在中六,且通常只在小众渠道流通,属于人传人人带人的独乐乐。寻常人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更别提收到家中珍藏,很是要花些心思。

另一侧的墙上挂着一幅字,写着“斯是陋室”,岘青对照看了不禁莞尔,更觉得这字里看似自谦,实则透着几分自得。她猜想,陈家老爷子大概是个自视甚高又带点幽默趣致的人。

三楼不仅是品茶的地方,还陈列着精美的茶具和不同年份的各色茅台,显然这里是用来招待带有朋友性质的贵客的。沙发上的靠垫都是蚕丝宋锦,图案清晰。罗汉床上的靠垫是蓝金大小团花纹样,圈椅上则是蓝金定胜纹样,蓝色底色在宋锦纹样里算不上明艳,但这两色宋锦布料都夹了织金,底色深蓝镶了金边,细看添多几分贵气,这一套宋锦装饰配得恰到好处。

菲菲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最近她帮潘乐忙新店开业,累得够呛,此刻靠在圈椅上睡着了。岘青找了一块盖布给她盖上,自己则轻步走到百宝阁前,隔着玻璃细细观赏里面的物件。其中有一个小小的花盆,插着珊瑚枝条,埋着各色珍珠、水晶、绿松石和南红;还有一柄精美的新疆英吉沙小刀,刀柄上的花纹精致细腻。

岘青正弯着腰仔细端详,陈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怕吓到她。岘青指了指睡着的菲菲,示意先下楼等一会儿,她和陈威先下到了二楼。原来潘乐和陈威已经聊完了生意,潘乐去了洗手间,陈威则惦记着上楼看看岘青。岘青下楼后告诉潘乐,菲菲累了,正在三楼睡觉,建议等一会儿她。

起初到店时,由于一楼客人较多,陈父陈母忙得抽不开身,只是简单交代了一句“好好招待你的同学”,便匆匆抬头看了两眼菲菲和岘青,又去忙了。他们坐在二楼,陈父还在楼下招待客人。

等到几波客人离开后,陈母抽空洗了一些水果端上来,看到岘青下楼,满脸笑意地迎过来,似乎准备大谈特谈。岘青见状,面露难色,微微后退。陈威立刻接过果盘,用方言和母亲小声交流了几句,陈母笑呵呵地下楼去了。

陈威将橙子切成几瓣,递给潘乐和岘青。岘青拿了一瓣,尝了一口,赞叹道:“很好吃,很甜。”

她接着对陈威说:“把小刀给我吧,我喜欢直接削皮吃。”

陈威笑了笑:“我来吧,你等一下。”他的大拇指微微翘起,用小刀灵巧地绕着橙子削皮,刀工娴熟,削完整个橙子都不断皮,翘起的大拇指仿佛在给自己点赞。

岘青接过削好的橙子,咬了一口,笑着说:“哎呀,更甜了。”陈威看着她满意的样子,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潘乐突然打趣道:“你俩是在我面前秀恩爱吗?再这样我可要去把菲菲叫醒,让她给我削橙子了,别太过分啊。”岘青一口橙子差点喷出来,陈威赶紧递上纸巾。潘乐装作一副没眼看的样子,转身上楼去叫菲菲。

岘青正想开口缓解尴尬,却看到陈威的脸微微泛红,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得胡乱把橙子塞进嘴里,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嘴巴太不值钱的瞎说八道,她不该随意逗陈威。

潘乐把菲菲叫醒后,大家一起下了楼准备离开。陈父陈母热情地送他们出门,叮嘱陈威要好好招待同学们。

陈家的茶庄主营自家茶山的茶叶,同时也代卖一些其他茶庄的茶叶。如果客人喜欢自家的茶,自然最好;但如果客人偏好别家的茶叶,他们也会热情售卖,并从中抽取一定佣金。这种模式让茶城的竞争更加良性,大家互相帮衬,有序竞争,共同经营着这一方的营生,齐心将禹市的茶叶生意做大做强。

陈威带着潘乐、菲菲和岘青走进了“老菜馆”。这家餐厅位于绿萝路天桥下,尽管天桥遮住了半块招牌,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生意。他们到达时刚刚下午五点,虽然时间尚早,但餐厅楼下的大堂已经座无虚席。

陈威进门后报了手机尾号,表示已预订了包间,服务员便引他们上了二楼。餐厅面积不大,二楼算是楼中楼,楼高有限,包间显得有些局促,但对于四个人来说,空间还算合适。

陈威先询问了菲菲和潘乐是否有忌口。潘乐毫不客气地接过菜单,按照菲菲的口味点了两道菜,笑着说:“这两个是菲菲的保留菜品,其他的你看着点吧。”陈威笑着应下,又问了岘青的忌口。岘青说:“我要一个有竹笋的菜就好,没有忌口,随意。”

陈威介绍道,这家餐厅是地道的禹市土菜馆,他爷爷当年带着五峰的采花毛尖来禹市闯荡时,这家店就已经存在了。老味道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他依然常和朋友一起来光顾。

陈威点了很多菜,铺满了整张桌子。他热情地向三位外地同学介绍每道菜,岘青觉得他认真又可爱,总是那个想把好东西全数奉上的男生。岘青特别喜欢那道火爆腰花,又香又嫩,毫无腥味,果然是老饕的推荐。

白城和禹市在地理上相邻,两地都靠近省内西南腹地,白城以少数民族聚集和土菜闻名,潘乐也表示,老菜馆的许多菜让他有种回到白城的错觉,锅气十足,吃得十分称心。

走出老菜馆,潘乐和菲菲感谢了陈威的款待后,笑嘻嘻地表示要过二人世界,先行一步。

陈威问过岘青:“这次谢谢你啊,岘青。”

岘青笑着表示:“客气什么,举手之劳。如果你们有机会合作,也是一桩美事。”

陈威开心扭头看向山青:“还是坐公交车回学校?”

岘青点头:“好啊。”

坐在公交车上,岘青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想了想,开口道:“你家店面挺大的,生意也不错。”

陈威笑了笑:“都是爷爷他们张罗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在家也就是帮忙打包和送货。”

岘青问:“毕业后你是要回家继承家业吗?”

陈威摇头:“只是小生意,爸爸妈妈还年轻,他们不让我回去,让我去外面自己闯。”

岘青又问:“有想好去哪里吗?”

陈威回答:“还没有。”

岘青建议:“你的专业去大城市发展最合适了。”

陈威反问:“岘青,你定了什么时候回吴城吗?”

岘青摇头:“还没有。”

陈威没有再说什么。

车子驶入东山隧道,岘青在公交车的摇晃中有些昏昏欲睡。正当她迷迷糊糊时,突然听到陈威在耳边轻声说:“岘青,我可以和你一起回吴城。”这句话不亚于一个炮仗炸在她耳边,瞬间驱散了所有睡意。她不确定这是梦境还是现实,偏过头看向陈威,眼中满是疑惑。

陈威如释重负地坐在一旁,低头笑了起来,他笑得实在好看。岘青迷迷瞪瞪地看着这一切,陈威迎着她的目光,又重复了一遍:“我想和你一起回吴城。”

这下,岘青是彻底清醒了。

她开始后悔今天答应菲菲陪她一起来,心里有些慌乱,但表面仍故作镇定:“吴城不大,几千年来支柱产业都很单一,不是外出打拼事业的好选择,你再考虑考虑。潘乐在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