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18世纪的房产名为“ Winterbrook House”,位于牛津郡Wallingford,阿加莎在这里住了长达40多年。南朱进入到这座配有白色门窗和烟囱的英伦感十足的房子里,仿佛看到“阿婆”和她的丈夫正在讨论《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故事细节。
元源很喜欢房子里传统的壁炉,高高的天花板和宽大的推拉窗,他觉得这些复古源素也让这座房子充满了个性和魅力。
拜访完这两处与侦探小说相关的地方后,南朱他们决定先回旅馆休息一下,吃完下午茶,晚上去看大本钟。
虽然白天的时候坐出租车已经经过大本钟,但是他们还是想近距离地享受一下浓郁的中世纪视觉感受。大本钟是英国地标性建筑,已经准确运转了一百多年,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整个城市经历了一千多次的空袭,伊丽莎白塔仍旧传送着悠扬沉稳的钟声。
到夜晚,南朱他们溜达着来到大本钟塔楼这里,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南朱他们静静的欣赏着,通过精美的建筑装饰,大钟体现出古典宏伟与神圣气息把南朱他们带到一种肃穆的氛围里。
最后在大本钟的钟声里,南朱他们返回旅馆睡觉,听着深沉、铿锵的钟声,南朱这一觉睡得特别踏实,丝毫没有异乡倒时差的不适感。
由于前一天游览的劳累,这群异乡人第二天都睡到了自然醒,他们吃早餐的时候,让元源自己决定先去牛津还是剑桥大学,其实元源对这两个大学都知之甚少,他纯粹是被带出来游玩的。
最后元源决定先去牛津大学,第三天再去剑桥。剑桥和牛津都是英国引以为豪的精神所在。先去那个其实都可以,南朱只是觉得英国是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家,带元源来多看看,多走走他乡的路。
走在牛津,南朱有种身在公园的恍惚。元源也说走在这里感觉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再安静下来。书卷气浓浓的牛津街头,随手一拍,背景就是书店,让人不自觉地驻足欣赏一下。
校园没有围墙,和整个小城融为一体。南朱他们甚至连一块牛津大学的招牌都未曾找到,所有的建筑,都散落在城市中,三十多所古朴庄重的学院建筑散落在牛津城的各个街头,元源在布满鹅卵石的街道从校园中穿过,四处充满了文艺典雅气息。南朱没有问元源想不想来牛津读书,她不想把这趟旅行带上太多的目的,也许做母亲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轻松一点吧。
南朱他们早就知道自己没法随意进入学院,所以南朱提前预约了牛津大学的学生尹奥,学生证是牛津大学各学院的通行证,而且还可以带人,免费的;当然南朱他们不可能免费占用尹奥的时间,尹奥提前讲好了带路价格,并且南朱还给尹奥带了中国的代表性礼物:京剧脸谱,尹奥收到这东方的礼物非常开心,就这样南朱他们在尹奥引导下下,原先想去的地儿都去了,尹奥认为应该去的也都安排了。
牛津大学一共三十多个学院,分别都是独立的,每个学院都和城堡一样,需要证件才能进去。充满古典气息的米黄色建筑,令南朱他们一见倾心。
漂亮的拉德克利夫图书馆已成为牛津大学上镜率最高的地标建筑。这一天南朱他们专门买门票进入拉德克利夫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办理图书卡时需宣誓,承诺遵守各项规则,等等。并且,这里的图书只能阅读,不得外借,就是女王也不可破例。
这个图书馆的魅力不仅在其悠久的历史、美妙的建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珍稀典籍,其设计理念、细节考虑、规则和服务也让人一旦去过便终身难忘。例如,图书馆里的书桌上都有隔板,以保证读者间互不影响;不同座位配高中低三档椅子,供读者量身选座;阅览室都配有大小不一的海绵书托,解决了大部头书籍的手持之苦。
在数量之外,其收藏的图书的珍贵价值也是个天文数字。在这里,元源说他的感觉就是已经完全沉浸在图书的海洋中。
南朱他们来之前就已经知道,在这个图书馆群的地下都有通道相连,而地下方圆几平方英里的范围内都被掏空了,成了巨大的地下书库,配以现代化的管理,可以调阅到你想要看的那本书。这种图书馆南朱觉得在这里能坐上片刻,借阅一本图书,都是修来的福气,
为了在基督教堂学院魔法餐厅吃顿饭,南朱专门请尹奥给预定了晚宴,而晚餐则分两次。下午六点的晚餐是非正式的,学生和老师可以着便装用餐。而晚上八点半这一轮则是正式晚宴,来用餐的人必须穿着正式的服装。由于南朱他们提前有准备正装,所以他们整个上午都在游览拉德克利夫图书馆,中午按照英国习俗一行人简单的吃了个三明治。
下午南朱他们来到被称作“堂室”,是牛津最标准性的学院之一的基督教堂学院,基督教堂学院位于牛津的中心地带,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圣玛丽教堂是牛津大学的主教堂,南朱他们进入教堂后立刻被里面的双拱顶所吸引,双拱顶的设计让整个大堂显得高大壮丽。它的身高和居中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俯瞰牛津的最佳点,南朱他们花了15英镑一起登顶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拉德克利夫图书馆,这样俯瞰拉德克利夫图书馆也是美轮美奂;尹奥指着左边的四合院告诉元源:“这里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曾就读的布雷齐诺斯学院。”
时间充裕,南朱他们把教堂前的学院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681年的汤姆塔,绿茵茵的汤姆方庭,古色古香的回廊顺着道路一一欣赏了一遍。
行走的过程中南朱他们经过,修剪得整整齐齐“教授草坪”,真的很想坐一坐、躺一会,可是他们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牛津规定: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踏入教授草坪,而教授们必须穿越草坪(近了许多)往来各处,彰显与众不同的身份,这是尊重教授的一种形式,是教授的荣誉。这规定让南朱他们立刻体悟什么是真正的荣誉。
时间不知不觉到八点钟,南朱他们去换了正装,来到学院的学生餐厅,进入与《哈里.波特》场景中同出一门的学生大餐厅。在这里,不仅餐厅的颜值让南朱他们很意外,整个大厅挑高的设计,阳光从彩色的玻璃窗照进来,漂亮的水晶吊灯,厚重的实木桌椅,一人多高的木制墙裙,而且餐厅的氛围让南朱他们很震撼,一盏盏昏黄的台灯,和远处挂满肖像油画的墙面,这些画有的甚至是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名画,而这些画也都是每届毕业生送给学校的。这是千年来造就的习惯,是深入骨髓的教育,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每个人都是标竿,是一个充满贵族精神的上等人。
南朱他们品尝的是典型的英国套餐。他们无需点菜,因为每晚的食谱是预先公布好的。今天的晚餐有前菜罗宋汤,主菜羊排加土豆、胡萝卜,苹果派作为甜点收尾。用餐前每个人都有一个餐包和一杯水,餐具则是用的简洁大方的英国白色陶瓷。南朱他们在这里感觉吃的不是饭,而是氛围、是精神。
元源问尹奥:“这两年在以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而闻名于世的牛津大学里求学是什么样的?”
答案符合期待,这两年他的日常大多是泡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伊奥微笑着说:“到家便只想赶紧洗洗先睡两个小时,晚上再爬起来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没有实验的日子,尹奥则会在图书馆度过他的一天,一坐就是10到12个小时。“每周作业大概在17页左右,必须要花那么多时间。”
提及课余生活,尹奥谦和一笑:“好像不太丰富。”更多的闲暇时间里,尹奥选择在这百年名校内散散步,和不同专业的同学聊聊天感受浓浓的牛津特有的人文氛围,尹奥觉得:“在牛津,你要时刻准备去改变别人的想法,或者时刻准备被别人改变想法”。
第一天吃这英式早餐还很是兴奋,觉得很美味,第三天南朱他们就发现天天都是这几样,一点变化都没有,看来还是中国的早餐种类多变,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