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辛金——精进者
八字日干为辛金的人,个性纯良、善解人意,浪漫而情绪化,是个很好的听众,容易投入感情,常沉醉在幻想世界中。容易相信别人而受骗,或堕入感情陷阱中。事业上喜热心助人,辛金注重精致和细节,适合从事需要精细思维和创造力的工作,但有时过于理想化,未免给人不切实际的感觉。已婚者须防桃花劫。
辛金喜欢丙火(阳光)
辛金为阴金,需要丙火(阳光)的照耀和温暖,才能更加光亮和有用。丙火能够驱散辛金的阴寒之气,使其更加耀眼。
辛金就像珍贵的珠宝首饰,需要阳光(丙火)的照耀才能展现出其璀璨的光芒和独特的魅力。在生活中,钻石(类似辛金)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变得更加耀眼夺目,没有阳光的照射,它的美就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从能量角度分析,丙火的强大能量可以对辛金起到锻炼和提升的作用。辛金虽质地坚硬,但可能会过于清冷、坚硬而缺乏生机,丙火的热烈能赋予辛金温暖,使其更具活力。如同在生活中,一块原本冰冷坚硬的金属,经过高温熔炉(丙火)的锻造,能够被打造成精美的工艺品,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辛金得丙火照耀,性格开朗热情,事业有成,易成“金火相成局”,也称为“金火交辉”。
辛金喜欢癸水(雨露)
辛金为精致之金,需要癸水(雨露之水)的滋润和养护,才能更加光亮和珍贵。癸水能够为辛金提供温和的滋养。
辛金得癸水滋养,性格温柔聪慧,才华出众,易成“金水相生局”(与壬水类似),但癸水力量更柔和。
南朱给辛金人设计的是一幅《韩熙载夜宴图》,此图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人物纪实连环画。也有人说,《韩熙载夜宴图》是一部“电影”,它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深入地刻划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极高。
《韩熙载夜宴图》本来就穿越时间观念把先后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南朱设计整个画卷组成一个环绕式空间。在不同场景之间,巧妙地根据画面运用屏风、床榻、长案、管弦乐器等古代屋内常见物品将画面进行软分割,使画面既独立又不乏连贯性。
从全卷来看,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作品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人物衣服服饰的刻画组织得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而且又富于变化,勾勒时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须发的勾画“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画尽意在,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这样的画境不仅靠精致的设计和唯美的画面,更要激起辛金人内心深处的认同,人入画境,心入化境。全卷共分五段:
第一段:听曲
画卷起首设计 “入宴”之景是,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演奏刚开始时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每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弦上的轻盈玉手上,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美妙的音乐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主客浑然相忘,画面所有的细节都将辛金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同一焦点。弹奏者表情认真,全神贯注,听者姿态各异,神情悠然,生动传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激荡。出现在“听曲”中的家伎王屋山跳起舞来,“南国有佳人, 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 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 宛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 吴姬停自苕。慢态不能穷, 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 凌乱雪廪风。堕珥时流盼, 修裾欲朔空。唯秋捉不住, 飞去逐惊鸿。”。
第三段:间歇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的休息场景。歌舞既罢,宾客稍事休息,人物安排相对松散,气氛舒缓轻松。韩熙载则退入内室,但兴致极好,还不想睡,和数位佳人同坐于床榻,一侍女捧着铜盆,让他洗手,那敲过羯鼓的双手,显得如此柔嫩。另有两侍女,在准备乐器,添换茶酒。空榻前置一高烛,火焰正旺,宴兴正浓。
第四段:闲对箫管
屏风转处又见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他仅着内衫,手摇蒲扇,和一侍女谈话。另一侍女给他打扇,扇上绘木石小景,扇为纱制,所以透明,隐约可见背后侍女的衣裙褶纹。韩熙载右方五名女乐人绮罗艳装,箫笛齐吹,舒雅仍按拍板,好一曲袅袅之音,每个人吹奏的动作,衣服颜色的搭配,相互对比、衬托,人物疏密有致,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送别
描绘夜宴结束运别时,韩熙载伫立沉思,静观宾客与歌舞伎调笑言欢之状。韩熙载的伫立沉思、沉郁寡欢与宾客舞伎调笑言欢之状形成鲜明的对比,把韩熙载面对世态的无奈而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与内心苦闷表现得恰到好处。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中国古代的政场可谓是风云变幻,千百个夜晚里,宴席推杯换盏的暖风熏得几人沉浮?历史洪流退去,兴亡更替,再也无人可辨真假,知晓答案。
“轻拢慢撚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韩熙载夜宴图》五段情景皆有乐器或音乐现象出现, 说明画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精通音律且有较高音乐修养。南朱思赋良久,给《韩熙载夜宴图》配乐《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篥、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