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荔芳文学 > 桂花圆子 > 第2章 凤凰琴

第2章 凤凰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圆子,看看爸给你买了什么礼物?”圆子爸出差回家,一进门就举着个长方形小盒子冲圆子喊。

“什么好礼物?快给我看看。”圆子欢快地跑来。

拆开一看,是一把琴,颜色鲜艳。琴身上印着一只凤凰,展翅欲飞。琴有五根弦,左边有一排琴键。

“乖,这是凤凰琴,咱圆子四岁,该学点音乐了。”

“好啊,爸爸教我。”圆子小手拨弦,凤凰琴发出优美的声音。“爸爸,真好听!”

圆子爸是□□前的大学生,年轻时吹拉弹唱样样精。现在虽家徒四壁,一家四口住四十平米小屋。但他坚持认为自己书香门第,女儿从小要全方位教育。

“来,爸爸教你。左手按键,右手拨弦,5 56 2 1 16 2,东方红,太阳升......”

圆子学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

“弹琴唱歌要记谱,圆子,你先把谱子唱熟。女孩子要有点音乐素养,以后每天早上练琴。”

早上六点半,爸爸先起床,把粥熬上。回屋轻声叫圆子:“圆子,咱们起床,练琴去。轻点,别吵着妈和妹妹。”

圆子起床,把里屋的门带上。跟爸爸来到外间,漂亮的凤凰琴,安置在小桌上。圆子看着琴,说不出的欢喜,坐在桌边,拨弦、弹奏。

爸爸一边在灶台煮鸡蛋,一边给圆子打拍子:“弹琴节奏不能错,这首曲子2/4拍,5 56 2 1 16 2......”

圆子边弹,边唱谱。曲子五遍弹过,早饭烧好。

“爸爸,我弹琴好听吗?”

“好听,先弹东方红,过几天爸爸再教你《我爱北京天安门》。”

“好,爸爸。那我明天不想吃白煮蛋,我要吃桂花小圆子,鸡蛋就打在圆子汤里。”

“没问题,圆子喜欢吃什么爸爸就做什么。”

吃完,爸爸送圆子出门去上幼儿园。有妹妹后,爸爸和妈妈分工。爸管圆子,妈管妹妹。

圆子爸在市林业局上班,单位离幼儿园近,把女儿送到,自己骑着二八大杠去单位。

70年代的幼儿园很简陋,没多少小孩上。只有圆子这样双职工,家长两个都忙,小孩没人管才送幼儿园。

圆子上幼儿园时,姥姥一家因工作调动搬迁到开封。幼儿园放学,妈妈抱着妹妹接圆子。妈妈养妹妹有经验,奶水好,妹妹就比圆子结实,看着白白壮壮。

回到家,妈把妹妹放在婴儿车上玩。自己拿出识字卡,教圆子认字,圆子识字很快。

妈拿出一小盒粉笔,带着圆子到路边人行道上。那时候人行道上铺的是小方块砖,一格一格的,刚好练字。

圆子蹲在路边写字,妈坐在边上逗妹妹。邻居张伯,看圆子写字,不住夸赞:“娟娟,你福气好,圆子会写这么多字。”

“哪有,小孩瞎比划,你家儿子上小学了?”

“我家儿子一年级,写字还没你们圆子好。”

“哪里,你儿子虎头虎脑,活泼可爱地很。我们没福气,只有两个女儿。”

两人说着,张嫂走出来:“娟,你再生个,准保是儿子。你看二妞长得结实,浓眉大眼的,再生肯定是弟弟。”

“大妞秀气,老二是女儿。二妞结实,哭起来嗓门大,能带出个弟弟!”

“嫂子,我也想再要个,可现在政策紧。”

“计划生育是抓得紧,你赶紧怀。你怀上还能逼着你打胎?!弟妹,你抓紧!”

“我是老师,他爸是政府机关的,组织上管得严。好像省城那边已经要求,已育妇女结扎!”

“结扎还能要求?自己不同意还能绑着去?”

“说不好......”

跟张嫂聊完,圆子妈也有点慌乱,谁家不想儿女双全啊!

晚上回来,跟他爸商量:

“你政府机关的,政策熟悉。计划生育到底怎么执行的,咱能再生一个吗?”

“新政策是一对夫妻一个娃,只生一个好。咱们算运气,好歹两个女儿生好了。”

“我想再生个儿子,咱们抓点紧,再怀一个。”

“这事怎么抓紧,还能由着你想。你一人民教师,知识女性,怎么跟农村妇女似的?”

“这事跟知识女性有什么关系,食色性也,是人都一样。晚上早点上床,努力!没准儿就有。”

圆子妈边说边冲丈夫飞过去一个媚眼儿。

“早点把两孩子哄睡。”

事实证明,早点睡也没用,计划还是没有变化快!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文件很快由省里下到市里。市级机关开会,传达文件精神,要求严格执行。

学校领导召集全体职工开会动员:

“已育妇女全部按照要求结扎,首先安排生育两个及以上女同志带头执行。办公室统计下名单,跟医院联系好,争取这周落实到位。”

下面炸开锅:生了男孩的先执行吧,家里都是女儿的等下一批吧?

“这话谁说?你们还是知识女性吗?人民教师还封建思想,重男轻女!怎么好意思?”

“拒不执行的扣工资!”

这下,大家安静了。教师铁饭碗,这个编制谁不珍惜?!

下班回家,圆子爸看妻子拉着脸关切:

“怎么了?哪个学生惹你生气了?”

“学校要求已育女性下周全部结扎。”

“我们单位一样,这是国家政策,各单位都要遵照执行。”

“哎......”

“叹啥气,女儿养得好也一样,现在新社会。再说,二哥、三个家五个儿子,传宗接代的任务老早完成了。咱俩安心养女儿。”

圆子爸就是随遇而安的性格不像圆子妈要强。

圆子幼儿园放学,四姑等在门口接。

“我妈呢?”

“今天你妈身体不好,你爸在家照顾。四姑来接,乖,圆子跟姑回家。”

一进家门,圆子就闻到喷香的鸡汤味儿:“爸,今天炖鸡汤,太好了!”

“圆子,先去看看妈。妈今天身体不好,爸给你盛鸡汤,凉了喝。”

圆子走到里屋,看妈坐在被窝里,红着眼圈:“圆子,乖,上来让妈抱抱。”

看着圆子,妈又掉眼泪:“圆子,你要争气,你是老大。以后你好好学习,给妹妹做榜样!”

圆子惦记着鸡汤,给妈妈亲亲后,急忙下床。跑到外屋,爸老早盛好鸡汤晾在桌上,碗里还有个鸡翅膀,大乐!

圆子啃鸡翅,爸端着鸡汤进里屋。只听得妈在里屋小声哭泣:“咱以后再没孩子了!”

“这不有两个女儿在,别伤心了。只生一个的也照样结扎,乡里执行更严。有怀孕的都要求打胎,不同意的强制执行!”

“啊?!强制执行!”

“那可不,有的干部拖着孕妇去,把孕妇的胳膊都扭骨折!”

......

一转眼,圆子五岁多。认识的字已经写满人行道小方块,圆子妈跟爸商量:

“该给女儿上小学了。”

“还早,才五岁多。”

“女孩儿开窍早,圆子三千个字差不多认识。唐诗也背不少,曲子也练了有几首,小学一、二年级水教学内容也就这些。”

“学校不收吧?现在都是七岁上学。”

“这个不是问题,我好歹教育系统的老人。家对面重点小学校长我熟悉,咱们哪天去他家问问。”

“行。”

两人到校长家,女儿基本情况说下,校长爽快回答:“要真像你说的这个程度,没问题。女孩开智早,早上学没坏处。”

次日,圆子起床吃完早饭,爸爸柔声说:“圆子长大了,咱今天不上幼儿园,咱去上小学好不好?”

“好啊,我要背新书包去。”

“行,圆子背新书包去。上小学要面试,咱们等下带着

凤凰琴一起去,平时爸爸教你的唐诗还记得吧?还有练的曲子?”

“都记得呢!”

“好,那咱们走,去上小学喽。”

圆子背着新书包,爸拎着凤凰琴来到学校校长办公室。

“这位小朋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啊?”校长和颜悦

色。

“圆子。”

“圆子小朋友,你给我们背首唐诗吧。”

“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错,会弹曲子吗?”

“爸爸教我弹过《东方红》。”

圆子爸拿出凤凰琴,圆子落落大方弹奏一曲。

“我还会弹《我爱北京天安门》。”圆子看校长和颜悦色,主动要求加试。

两曲弹罢,校长很满意:“不错,娟娟老师女儿教得不错,9月1号入学吧。”

“噢,上小学喽!”

“圆子真棒,咱们回家告诉妈妈去!”

“走,回家找妈妈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