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窘迫的站在那,正要开口,一只白皙且骨节分明的手,搭在了他的肩上。
“殿下。”
—— ——
墨染扭头,看向这只手的主人。
“云熙!”
“你怎么会在这儿?!” 顿时云熙只想扶额,这俩同学当的也太失败了。
“殿下,先坐下,” 这帮人真是欺人太甚。
“云熙!课堂上禁止随意走动,你到底有没有将司业放在眼里?!” 顾文宇大声的喊道。
“我起身自然是有自己的看法,学生觉得,不对!”
“呵~我倒想听听,你能有什么看法。” 顾文宇露出不屑的笑容。
“方才依顾小公子所言,团结便可攻克难关,问题只是出在了被排斥出外的那个人身上,对吧?” 如春风般和煦的声音响起。
“没错!” 顾文宇趾高气昂的回答。
“很好,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其集,兵合而不齐。
( —— 《孙子兵法》九地篇第十一 )
官兵之间无法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无法相互同属,士卒离散而不能集合于一处,即使集合于一处,已无法统一行动。
你所谓的团体若就是这样一个团体,那本就是不攻自破的团结,却偏要怪是因为一个小人腥了一锅君子。”
顾文宇瞠目结舌的看着云熙。
“你、我、我······ ” 顾文宇愣在那儿,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今日老夫授课的是儒家经典,而你却用兵法解释,岂不是本末倒置。” 端起司业的架子。
“确实是学生考虑不周了,那学生有一个关于儒道的问题,还想请先生解惑。” 云熙抬眼冷冷的看了司业一眼。
司业一阵心惊,怎么能被一个毛头小子吓住?! “咳、咳,但问无妨。”
“那么,请问先生,如果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同时掉进水里,夫子会选择先救谁?” 云熙话音刚落,司业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墨染勾起了嘴角,君子和小人的性命都是性命,先救谁,都会违背道德,所以这个答案,司业无论是选择救谁,都不对。
“先生,快说呀,千尘也想知道,到底应该先救谁。” 九皇子出声催促,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司业。
“这、这······哼!老夫到想听听,那依云公子之见呢?!” 司业脸色铁青。
“依学生之见的话~我谁也不救。” 众人听到他的回答后,都愣住了。
“你……你、你这分明是在戏耍老夫!!! ” 司业非常愤怒。
“欸~先生,这罪名学生可担待不起,您这可属于诬陷。” 云熙嬉皮笑脸的回答。
“诬陷?!你看看你自己的回答,一不救君子,二不救小人,这不是在戏耍老夫,那还能是什么?!” 司业的胡子被气的一抖一抖的。
“先生,学生是有苦衷的。” 云熙一脸为难。
“苦衷?!”
“是啊,因为学生~不会水啊!”
“ ······混账!! ! 罚抄《礼记》100遍 ! ! ! ” 这句话几乎是吼着出来的,司业此时已全无师长仪态。
“先生,这学生就不是很明白了,学生和其他人一样正常询问,正常回答,因何故罚我?” 眼睛很配合的无辜的眨了眨。
“你、你、你强词夺理 ! ! ! ” 此时,早已面红耳赤的司业,气的全身抖动。
“是是是,是我强词夺理,是我不可理喻,是我无理取闹。”
“你、你课堂上随意走动,藐视师长,就该罚。” 顾文宇紧忙插句话。
“嗯~这个理由嘛,倒是还说得过去。” 云熙准备回座位时,突然扭头看向司业。
开口道:“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孔子《大学》
司业眼神一震。
“学生受教了。” 云熙微微拱手。
“哼,朽木不可雕也。” 气急败坏的司业,留下这句话后,甩袖匆匆离去。
回过神来的顾文宇:“云熙,我看你是 …… ”
“够了,吵死了。” 顾文宇话未说完,便被二皇子打断,二皇子率先离开了上书房,顾文宇身为二皇子伴读,便紧跟着二皇子离开了,走之前还不忘恶狠狠的,瞪了云熙一眼。
见二皇子开头后,便有人陆陆续续的也离开了上书房。
“熙哥哥,你真棒,不用上课了耶,我们出去玩儿吧。” 墨千尘跑到云熙面前。
“回九殿下,臣子还有《礼记》100遍呢。” 云熙脸上带着疏离的浅笑。
“哦,对呀,那千尘可要走啦,熙哥哥,再见,七哥,再见!” 说完便一蹦一跳的离开了上书房,看起来到真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恭送殿下。” 云熙开口回道。
—— ——
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 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