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荔芳文学 > 想朝你耳朵吹气 > 第95章 大结局|完结篇

第95章 大结局|完结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至今日,夏梅茵的名气不输于内娱明星大咖,她的书卖得很畅销,在大四的时候就收到不少文化综艺节目邀约,但她不是那种醉心于抛头露面的人,尤其是录制综艺,所以一通拒绝了。

今天夏梅茵要去做一个专访,主办方是国内知名杂志社《亚洲人物》举办的选出年度最具影响力年轻面孔人物活动,在群众投票中,出乎意料的,夏梅茵列榜第一。

采访地点凑巧在南京,而且路程一小时不到。

“要是出省出市,我就不去了。”夏梅茵难得起了个大早,匀着粉底说。

“懒懒猫。”路迟青笑她,自己也打了个哈欠,都怪昨晚折腾太晚,腰还有点疼。

当天一早,吃过早饭,路迟青亲自开车送她去。他在市中心购置了套房子,一室一厅,装修风格什么的全部按照夏梅茵的眼光来,而且就他们两个人住,他做饭,她创作,不为人扰。

进入电视广播总台大楼,主办方特意布置了整洁安静的单独采访间,茶几上有几本她的书籍,沙发前排立一个摄像机。

“紧张吗?”路迟青低头去观察她神色,虽说出镜人不是他,照样穿的规矩高贵,西装领带手表这些元素都不落不少,生怕出门给她丢脸。

“在伦敦大学英国女王面前演讲的时候,我已经紧张过了,现在这种对我来说都是小场面。”夏梅茵给了他一个十足安心的眼神儿。

“行,看来紧张的是我啊。”笑着,路迟青趁机俯下身在她耳朵尖儿啄食一口。

这一幕刚好被推门进来胸口间挂工作牌的女生撞见,她顿了顿,有些难堪地站在原地。

夏梅茵听到路迟青轻轻咳嗽一声,转过头来往动静声瞧去,及时缓解气氛,挑趣儿:“好了,这下腮红都不用打了。”

女生被她的话逗笑了,问道:“我是负责采访的后勤人员,请问,你们两个人一起出镜吗?”

夏梅茵歪头,看向他。

路迟青笑了笑,盯了她一眼:“误会,我不出镜。”

女生了然,礼貌道:“好的,那梅茵小姐可以先坐一会儿,我去给你们倒杯茶。”

夏梅茵身穿白色衬衫,搭配一天简约风牛仔裤,头发用发簪盘起,衬得侧脸线条柔净,脸又白,整个人像颗温润的珍珠一样透亮柔美,翘腿坐着,姿势专业干练,又从容不迫。

记者是位中年女人,职业装,随着相机开拍,两人握手拥抱,坐下来。

各自介绍完,又寒暄一番,记者问了些简单问题,然后切入正题。

她微笑问:“写作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路迟青在镜头外的角落一旁坐着,此时也一眨不眨望向她。

夏梅茵思考几秒,答道:“与文字沟通就像一场春雨过后,走进果园,树枝绿油油,倒挂着沉重的雨珠子,滴滴答答的声音此起彼伏,分不清是天上滴落的雨水还是树梢上的露水,我喜欢那种被露珠弄得周身湿透感觉,我写作的时候也就是这样的感觉,清新又满足。”

记者点点头,眼眸中含有一抹欣赏与赞叹,继续提问道:“从《生命歧视与战争罪恶》到《教育囚笼》《上帝视角始终落在男人身上》等多部作品,您的角度一直放在国际政治,文化信仰,女性与男性支权不公社会犀利角度上,但您新出的这部作品叫《我和箍桶的很多年》,记录了一个叫冬冬的女孩与她爷爷奶奶生活的故事,文风平淡温馨,您是怎么忽然想到写这种题材呢?”

夏梅茵微低垂头颅,沉默几秒,再抬起头看她时眼眶红了一圈,她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看了眼镜头:“冬冬是我,书中故事全部都是真实的。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可以说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箍桶巷就是我家,那是一条很温柔的巷子,它抚慰了我童年的创伤,遇见了很多爱我的人,箍桶巷拯救了我,像一道光那般出现在我的生命,使我不至于迷失自己,使我坚信爱永久存在,使我从一个尝尽抛弃滋味、不被爱的小孩有一天也会被一双明明和我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视如珍宝,也使我允许一切发生,我很想很想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人一辈子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像一桶水,不断的往里面加水就会有水溢出来,我写下这本书的理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的目的是想把一些穿心穿肺的故事,新新鲜鲜,热热乎乎地端到你们面前,无论无奈,无力,无语,无畏,无悔,无怨和爱,无论人生辉煌还是庸常,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日渐腐化的生命里释放出来的磷火至少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谢谢大家支持我,喜欢我的文字,我永远对世间美好心怀感激。”

记者沉默几秒,忍不住问:“你会用痛苦形容你的过去吗?”

她轻轻摇头,说:“不,那是一场温和的修行。”

话毕,夏梅茵目光移开镜头场地之外,落在正襟危坐的路迟青身上,与他视线对视。

后者深情地看了她长久,缓缓朝她笑了笑,夏梅茵也随之笑了。

记者细心地捕捉到两人微妙的互动,常年堆砌职业性微笑的她,竟也忍俊不禁起来,那个男人她认识,多年前跟随师父采访过一次,是位年少有为的优秀企业家,大约是太年轻,没什么酒色财气。

她很快平复下心情,眼角纹未散开:“现阶段会准备下一本书吗?还是说有别的计划?”

“休息一段时间吧,目前最想做的事是陪伴家人,偶尔出门散散心,旅旅游,红海正在消亡,我想在它彻底死亡前目睹一次它的波澜壮阔。”

夏梅茵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温柔,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平稳,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她散发着令人赏心悦目的气息,这让女记者很难不沉醉在与她的相处氛围中,是素人,也似友人,她竟然有些不舍采访结束了,迫于时长,恋恋不舍问完最后一个问题:“梅茵有什么话想对一直支持你的读者们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哈哈,毕竟我不是阅历丰富的老师长辈,我的话没什么建议性啦,那就说一点祝福吧,人的一生和大自然界一样万千气象,有些人有多冷漠,有些人就有多温暖,希望大家总会遇到那些温暖对你的人,希望大家都拥有一个好心情,无论下雨天晴,能够用自己那份安详客观的心态泰然处之,希望每一个小孩的童年都沐浴在爱中,永远远离罪恶与伤痕。假如你已经伤痕累累,希望你拥有用之不竭的勇敢与一颗强大的心对抗命运。”

自那次采访后,夏梅茵凭此涨了不少粉丝,与之而来也有不好的声音。

有人说她的成功无非靠白家撑腰,如果没有白家,她完全考不上港大,说不定考上牛津大学也含有水分,毕竟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有钱解决不了的。

更是有人说她的作品有抄袭嫌疑,就因为写得太优秀了,不像二十出头年纪的人写出来的。更为激进的脏水也有,有人说她贬低女性,肆意挑动男女对立,自己却与男友街头拥吻,花边新闻不断,爱男……而其中大部分黑粉竟然全是女性。

这个世界其实很搞怪,他们看不起你的成就,尽管他们一事无成;他们既仰慕你的财富地位,又有一颗自卑与骄傲的心;他们沆瀣一气讨伐,无论缘由,无论你是哪个人。

从而忘记了,她一直都很优秀。

她也很迷人,擅长做自己,流言蜚语她从不理会,仿佛脏水从未泼向她身。

直到忽然有一天,一条经久视频流出来,瞬间引爆全网。

那是一条时间点穿梭回六年前的演讲视频,画面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台上演讲者正是夏梅茵。

题目是《 Remember History, Cherish Peace》。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台上女生校服规矩,模样稚嫩清秀,眼神坚定如有光芒迸发,她的英文流畅到令人惊呼,笑容大气,而她所演讲的内容更是发人深省。

窥过视频,曾经的她是一个多么令人惊羡的女孩,成绩优异,风华正茂,书生气十足。如今的她仍在自己的生命中稳定发挥,唯一的区别是,身上的那缕光在漫长的重塑中布织成闪耀的星辰。

很快,网评出现了大反转,黑她的人再也不敢张言多舌。

与此同时,夏梅茵在平台发布一则动态——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到了,感谢支持我的人,也想对否定我的人说,人生而强大,就算我没有依靠谁,我也能做到这一切,泥泞也可以长出花。

……

六月中旬,夏梅茵参加完哥哥嫂子的世纪婚礼,火速飞往南京,参加路迟青毕业典礼。

她赶到的时候,路迟青站在广台,代表优秀毕业生发表毕业演讲,学士服穿的整整截截,别有一番新鲜味儿,就是学士帽有些许歪。

演讲完后,就是拍照了。

夏梅茵本来不想参与的,在他同学撮合下,硬着头皮站在他身边,配合着拍下大合照。

“等你毕业的时候,我也这样站在你身边。”路迟青勾着唇角说。

“我又不是南大的人。”

“但你是南大路迟青的人。”

夏梅茵忍不住看过去一眼,驱动舌头,想说点什么气话,最终没说出来。

路迟青则维持嘴角笑意不变。

晚上有学校话剧汇演。

舞池中央成双成对的人在跳探戈,舞姿若精灵跳跃于灯光之下,交响乐团音乐不间断弹奏着,每位毕业生可以玩变装游戏,所以不少女生都穿的格外隆重,衣裙精致高贵,一个个打扮得像公主。

路迟青也换装了,扮演黎明同款白马王子,白色西装燕尾服,当摘下白色面具的那一刻,夏梅茵彻彻底底地傻眼了。

心动如浪潮澎湃。

路迟青缓慢抬起她的手,于手背覆下一吻,抬起眸来寻她的眼睛,光影碎成星片,坠入他眼睫的湖面,比夜色更濯亮。

他缓声开口,与黎明同样台词:“听说,当遇到心爱,要把面具摘下来。”

去年和大一室友出去喝酒,一群大老爷们儿玩起矫情真心话大冒险,他犹记得第一场他就输了,了无生趣选了真心话。

室友拷问他:“做过最不可思议的事是什么?”

路迟青没有一秒钟迟疑,下意识说:“追到喜欢了十年的女孩算不算?”

八岁那年,巷子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很漂亮,也很娇气,他开始关注她。

这份感情,从纯真到青涩,最后成熟。

……

七月是盛夏最美的时节,叶子绿得发油,空气中热浪浮动,蝉鸣声叫得不知疲倦。

这真是一个如同恩赐般从天而降的夏天。

一切事情都水到渠成,往好的方向走,路迟青生意做的更大了,开拓不少海外项目,秦卷替他招了不少人手,工作上很多事情不是太必要的都无须他亲自出面。

他有更多时间陪夏梅茵,他的爱人。

他打算陪她一起去英国读书,在大学旁边租个房子,照顾她生活起居,他爱她,宁愿为她付出一切,所以他的姑娘是不用经受异国恋的。

他永远以她为中心,迁就她所有。

中山陵园路边的梧桐遮天蔽日,繁茂的叶子挡住大片光阴,行人就走在光阴中,留下一抹抹长长的影子。

尽管天气热浪烘天,汗珠湿衫,音乐台上依然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弧形木色长椅坐了不少人,纷纷弯腰喂食白鸽。

这里是南京极具代表性建筑,从半空中看,音乐台呈半圆状,台下是弧椅,不远处文创小摊高声吆喝,游人交织,尤其是寒暑假,旅游的高峰期,想拍个照都见缝插针似的。

今儿还好,非休息日,没那么热闹。

夏梅茵虽然在南京生活了很多年,但说实话,她从未来过这处地方,还是路迟青带她来的。

“这岁月真好啊。”她不禁感叹一句。

“是不是因为有我?”路迟青偏过脸来,笑了下,揽她腰,她也回揽他,两人走的晃晃悠悠的。

“你是一部分。”

“才一部分啊?”

她没回答这个茬儿,他总是这样,醋劲儿贼大,她也习惯了,不想回的时候就懒得搭理,说别的:“南京真的是一座很好的城市,回到这里,我的心就得到了安定。”

路迟青把她抱紧了些,也说:“梅茵,这里永远是你家,而有你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带你去那边。”他指了指音乐台,拉着她走进人潮之中。

音乐台上还有空位置,路迟青带她走上台,台上可以俯瞰台下白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