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们看着令人震惊的数据,简直难以置信!
“怎么数据这么高,难道是工作室自己下场回购?”
“我就说不至于吧,这可是任务曲目,连宣传费用都没有,犯不着在这种地方造吧?”
“对啊,工作室都不让我们粉丝下场,不像是会回购的哪种类型。”
“不是…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这销量数据是真的?”
“就…这首歌在网上确实挺火,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网上传播效果不错,可网上流行的歌太多了,你看有几个人真心下场花钱买的?”
“怎么就不能花钱买了,因因这首歌当初反响那么好,要我我也愿意买个正版来听!”
“我去,你们别聊了,快过去重新刷一下数据!”
不知谁突然冒出了一声,把一群粉丝全都吸引了过来。
刚刚大家聊了两分钟,播放界面并没有刷新。
听到有人召唤后,大家才骤然暗影过来,试着退出后,重新进入播放界面。
只见购买数字猛地跳了下,赫然变成了:245210张。
短短两分钟内,购买数字再次暴涨了一万两千多张!
粉丝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众人此时才骤然反应过来,尝试着进入,退出,进入,退出,
然后震惊地发现——
购买数字还在以每分钟几千张的速度匀速增长着。
这个重点不在增长,在匀速!
大部分网络单曲在售卖之前,都有一个提前预热的过程。
听众知道什么时候上线,便会抢着去购买,在加上粉丝大量购入,便会造成一个局面:
销量数据开售即巅峰。
正常情况下,第一个小时的前十分钟,是销量最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的人数逐渐滑坡。
24小时的销售数据,通常是首个小时内销售额的一倍,差不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东方画卷》数据曲线完全不是一个姿势。
由于没有提前线上预热,歌曲上线全靠口口相传,每分钟销量不仅没有迅速回落,续航甚至十分稳定。
半个小时二十多万张!一个小时进四十万张。
等到午饭时间,销量已经突破六十万大关!
四小时内破六十万大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作为一首任务曲,它已经超过谢卞晨所创造的销售记录。
看着一上午冲上六十万的销量数据,原本等着冲“五万销量”的粉丝们简直面面相觑。
大家圈内混迹多年,这是第一次体会到——
虽然没有刷数据,数据却比刷的还好看。
不知是谁冒出来一句:
“这…这就是被带飞的感觉吗?”
“…………”
没有人可以回答,大家都是第一次品尝这种滋味。
过了许久许久,又有人忽然想起来什么,弱弱地开口,问。
“我…就想说…这销量数据…我们还冲吗?”
“…………”
“……………………”
“………………………………”
过了比刚才更久的时间,才有人也跟着弱弱地回答道。
“不…不了吧。”
“这个时候…还是乖乖听经纪团队的话比较好吧。”
“我…我也觉得,还是别冲了。”
《东方画卷》无论是作为一首任务曲,还是作为第一首单曲,效果都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在这个时候入场,仅仅刷几万的销量,几乎是杯水车薪,根本造不成任何影响,反而容易适得其反,被人抓住小辫子。
就像在考试中明明可以写出满分的试卷,偏偏要偷看一眼课本,不仅对成绩没有任何提升效果,还平白背上了个作弊的恶名,不值得。
粉丝群里众人观察数据,足足观察了一个早上。
由于《东方画卷》在live版在网上被疯狂传播。
粉丝几乎把这首歌盘出包浆来了,对这首歌本身新鲜感并不算高,比起买歌听歌,销量数据给大家带来好奇心更强烈。
一直聊到中午,才有人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大家聊得太high了,好像忘了买歌。
等到七手八脚地点进去,各自摁下了购买按键。
国内的ip地址下,点击进入默认购买的是中文版。
在网上流传的的live版本,是童司因临场发挥,将三门语言合并的,那并不是纯粹的中文。
两个版本对比起来听,就会发现感觉不尽相同。
Live版有观众的尖叫与欢呼,气氛烘托到位,整首歌情绪爆发力十足,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感。
童司因现场演唱效果好,多少要归功于当时状态足够顶。
如果仔细品起来,就能感受到live版本下其实是有瑕疵的。
而录音棚的版本,在这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童司因作为演唱者,她的专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演绎声线更稳定,情感也更细腻和精确。
而《东方画卷》作为一首没有什么额外资金投入的任务曲,制作居然精良得令人不可思议。
编曲上做很多细微调整,纯粹的中文歌词rap与女声适配在一起,颇有古典韵味。
整首曲目精雕细琢,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偏偏又没有修音过的刻意与生硬,情绪感染力十足。
那熟悉的旋律流淌在耳边,仿佛一秒被带回了live现场。
当时丰富的情感体验原封不动地还原回来!
甚至还更上一层楼!
而这种体验又和现场听感觉完全不同——它的音质更高级。
在高清的音质下,童司因干净的声线与饱满的情绪,演绎效果又拔高了一个台阶。
在通透音质的包裹下,情感仿佛要穿透灵魂!
这完全就是视听盛宴。
旋律起始便让人舍不得摁下暂停键,哪怕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也完全听不腻。
听得人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
中文版本比起live版的三语言,明显更朗朗上口,学习成本更低。
大家循环听了没几遍,就能下意识地哼唱起来。
购买了单曲之后,众粉丝几乎一秒消失,各自陷入旋律中,久久不见踪影。
在单曲循环了许久后…
有人不慎手抖了下,点进了下一首试听,才惊讶地发现,这首单曲后面居然还有新的购买入口 。
此时众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东方画卷》这次上线发布的根本不是中文版本,而是中日英法德意,足足六个语言版本!
粉丝:“………………”
工作室也太见外了,这种事都藏着掖着,也不一次性说明白。
法德意语言小众些,大多数人都欣赏不来,英日两门语言不同啊。
这两门语言莫说听的人多,就算会唱的都不在少数。
在第一波购买高峰结束后,不少听众居然又冲进去,带来了第二波购买高峰。
童司因对几门语言研究颇深,每一个语言版本都嵌入了些本土化表现形式,而制作团队也足够用心,把这部分差异竭力呈现了出来。
六个语言版本,不仅是换了歌词那么简单,每个版本都各具特色,蕴含着不同味道。
这导致不少听众听上了头,为了体验不同的语言风格,买了中文版本买英文,买了英文版本买日文。
原本是一首歌,居然生生买了三次。
直到午饭结束,郑期之复盘线上的购买数据时,《东方画卷》每分钟的单曲购买速度都稳定又强劲,没有半点下滑的趋势。
“现在已经七十多万了。”
郑期之看了一眼线上的购买情况,眼底闪烁着惊叹之色,但又莫名有些无语。
“《东方画卷》销售曲线太过于非主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数据增长姿势。”
“现在数据看起来已经远远超出预期,至于24小时的销售量…随便吧,我已经没办法预测了。”
童司因:“………………”
话还没等她开口说话,郑期之又想起了什么,忽地补充道。
“哦,对了,忘了跟你讲。”
“这七十多万的销量,只是国内平台的数据。”
“至于国外嘛,数据系统更新没有国内那么实时,反正我午饭前看了一眼,是卖了五万多张的。”
“你不要看不起那五万多张哦,国外定价不一样的,比如美区一首单曲要卖2.39美元。”
“比起国内三块一首,价格差不多贵了五倍吧。”
这五万张单曲四舍五入一下,可以算是二十五万张的价格了。
童司因:“………………”
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她刚意识到自己的单曲上线,根本没有抱有太好的预期,只是想要浅浅了了解下听众的喜好程度而已。
谁知…就被这一串数字砸蒙了。
单曲一首卖三块钱。
国内七十多万的销量,国外五万多的销量,粗略估算一下销售额,居然已经差不多三百万了。
《东方画卷》刚刚上线半天,就已经卖出去三百万了?
童司因签的可是分成合同,这三百多万的销售额,她最后至少能分到一百多万入账!
而这才仅仅过去五六个小时而已,按照现在的购买速度,数据明显还有不小增长空间。
等截止到24小时统计,购买数额明显还能再拔高一个台阶!
她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