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芳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荔芳文学 > (武侠单女主)燕云十六歌 > 第52章 第五十一章·世态炎凉 救出苦海

第52章 第五十一章·世态炎凉 救出苦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巧娘自青石铺启程,骑的是江琳留下的黑骡子。骡子虽健壮,却比不得乌骓神骏,路上难免耽搁些时辰。待到广饶县,已是第三日正午,日头正盛。

她进了城门,才勒住缰绳,抬眼望去,街道上人声熙攘,茶肆酒楼,行人车马,一派热闹景象。她压了压头上的斗笠,遮住那双金瞳,这才翻身下骡,牵着它缓缓走向街边的茶楼。

这一路颠簸,她也确实有些乏了,遂寻了个干净角落,唤来茶博士,要了两个酥饼,一碗热腾腾的茶汤,又嘱咐拿好麻油拌了鸡心菜,切一盘肴肉。一个人也落得自在。

茶汤下肚,身子暖和了几分,可心头却仍有些躁郁未消。她自离开青石铺后,心里始终存着些不安,江琳不知在宋押司那边如何,她也正愁该如何寻这宋押司的宅子,正想着该如何打听消息,却听得隔壁传来低低的哭声。

起初她并未在意,然则这哭声细细碎碎,听的人心烦意乱,连着几碗茶汤喝下去,也没能平息那股燥气。

林巧娘微微蹙眉,抬手招来店里跑腿的小孩儿,低声问道:“隔壁怎的哭得这般凄苦?”

那孩童眨巴着眼睛,悄声道:“姑娘是外乡人罢?这可是黄老汉家的事。”

林巧娘目光微微一动,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小儿看了看四下,见无人招呼,才拖了凳子坐下,与林巧娘讲个究竟,“那黄老汉是个唱丝竹戏的,手艺极好,可惜前些日子病了一场,没钱抓药,便找镇上牢子借了三两银子。如今病是好了,可那牢子却说,利息没还,要黄老汉拿女儿去抵!”

林巧娘听得心中一沉,指尖敲了敲桌沿,只觉双目充火,“这等欺行霸市的事,官府竟不管?”

小儿撇了撇嘴,“官府?牢子和宋押司那边有些交情,谁敢管?”

林巧娘听到这句,眉头皱得更紧了。她不爱管旁人的闲事,可这事若就此作罢,怕是又要多一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她轻轻叹了口气,搁下茶碗,起身朝隔壁走去。

——人心冷暖,世道难测。她这一趟,怕是又要多事了。

茶肆隔壁,是一个冬日存煤的小房,一个须发皆白的老汉正蹲在角落,衣衫褴褛,脸上满是皱纹,眼角浑脏污,滴下几滴浊泪。他女儿看面相不过十五六岁,蹲在这老汉身侧,刚才那哭声多半是她哭的。

林巧娘走进去,在他们对面坐下,目光沉静,语气平缓:“黄老丈,能否将事情细细讲来?”

黄老汉见她身上带着江湖气,虽不知她是何人,但此刻也顾不得许多,只是苦笑一声,叹道:“姑娘,我家不过是个下九流的卖唱人,没什么靠山,落得如此,也怨不得旁人。”

“不妨讲讲,说不定还有破局之法。”

黄老汉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那老牛一样的眼睛又滴下几滴眼泪,“前些日子,我生了场病,卧床不起,我父女相依为命,没了我,我女儿也没了依靠,要不然便死了算了......”说到此处,几度哽咽,还是他女儿摇了摇他才再度开口,“无奈之下,便找了城里的牢子借了三两银子,说好半月归还。谁知这利息越滚越大,我倾尽家财也还不上。”

“昨日,那牢子带着几个恶汉上门,说若再不还清,便要拿我女儿抵债。我实在没办法,便来这茶肆躲着,想着再想想法子……”

“这牢子住何处?”

黄老汉一惊,连忙摆手:“姑娘,莫要多管闲事,这牢子背后有人,咱们惹不起的……”

林巧娘却一甩包袱,那股燥气直拱眉心,喝了一句:“你这老汉,却好不懂事!我问你自然是救你父女出苦海的,还害你不成?”

老汉被林巧娘喝了一下,也是一惊。却看林巧娘身背连枷,行囊鼓鼓囊囊多半还有把利刃在手,也被吓得不敢不说,“城东有个拨云巷,那牢子就住在巷里。第三户人家就是。”

林巧娘应了声,便又转回茶楼,胡乱把东西吃了,结了茶钱,便往此处而去。

拨云巷在广饶县东北角,巷道狭窄,土墙旧瓦,墙头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沿街尽是些低矮破旧的房屋,白日里倒还热闹,等到了傍晚,便是三教九流出没之地。

林巧娘白日已然看好位置,就等着月上中天的时候。夜色深沉,她脚步轻盈,穿过小巷时,几乎不带起半点声响。

按照黄老汉与白日打探,那牢子便住在巷口的一座老旧院子里。此时院门紧闭,门框斑驳,门上还挂着破白纸灯笼,风吹过,晃了几下又灭了。

林巧娘站在暗处,微微仰头,看了看院墙的高度,又留意了一下四周的动静,心中暗自盘算。

她不欲闹事,只想着夜深后翻墙进去,取走借据便走。

随即提了一口丹田气,身形一跃,好似一只野猫,落入院中。脚下再一点,身形如鬼魅般轻盈地跃上屋檐,慢慢揭开一片屋瓦,悄无声息地向内窥去。

屋内烛火明亮,牢子正抱着酒壶,半躺在太师椅上,身边几个光着膀子的恶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桌上乱糟糟的,摆着几串铜钱,还有一叠发黄的借据。

林巧娘屏息静听,也亏得屋子里的人嗓门粗大,清晰异常,此时正好谈到宋玉宋押司。

那牢子语气中透着几分得意:“……你们是没见那小子喝得烂醉,嘴里倒是厉害,把他那小表姐夸得跟天上神仙似的!哈哈,结果呢?还不是落在咱们宋大官人的手里!”

屋内又有人低笑道:“那小子好歹也是江家的人,宋押司可真打算把他送去府衙?”

“江家人都死绝了还有什么浪花?”牢子哼笑一声,“再说咱这也算替天行道,就等他那小表姐过来。你可知那小蹄子就是害下开封三十六条人命的金眼恶贼?捉了她才能叫锦绣一般的前程!”

说罢屋里几人哈哈大笑,喝酒吃肉不提。房上的林巧娘只觉心口一阵冰凉,脑子里瞬间轰然作响。

他们也知道江家?江琳还被捉了!自己的人命官司竟然还跟到了广饶?!

桩桩件件犹如钟鸣震得人头脑发晕,林巧娘强咬了下舌尖,逼着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不是鲁莽行事的时候。

还要救黄老汉和他女儿出苦海。

林巧娘压下心中焦躁,闭眼调整了一下气息,等待屋内众人饮醉散去,烛火燃至最暗时,她才跳下屋脊,顺着窗户滑入屋内。

借据就在桌案上,她一步步挪过去,避开地上的酒坛和乱放的椅子,伸手将那叠发黄的纸张抽出,眼角一扫,果然看到了黄老汉的名字。

她将借据折好,藏入袖中,正欲翻窗离去,耳边忽然传来床榻上沉重的呼吸声——

林巧娘微微偏头,看到那牢子躺在床上,而桌上正摆着一把剔骨的尖刀。林巧娘咽了口涂抹,一再告诫莫要再起杀念,否则黄老汉父女也要遭殃。终是出得门来,身形一闪,跃上墙头,翻身离去。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

林巧娘站在茶肆外,看着黄老汉父女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嘴里不断念叨着“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她皱了皱眉,避开他们,“快起身吧,尽早跑了才是正理。”

黄老汉这才红着眼,颤声恳求:“姑娘,我这一把老骨头没用了,可小女年纪尚幼,我实在不放心……姑娘若不嫌弃,便让她随你走吧,做个牵马倒茶的丫鬟也好,总好过留在这广饶县,受人欺辱。”

林巧娘沉默了一瞬,垂眸看着那缩在黄老汉身后的少女,瘦瘦小小的,一张小圆脸,瘦的都快脱相了,只怯怯地望着她。林巧娘心头一软,几乎要答应,可又深知江湖路远,生死难测,怎能带上这样一个稚弱的姑娘?

终究叹了口气,取出二两银子,递到黄老汉手里,“江湖不是良善之地,我护不了她一世,你带着她回乡,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罢。”

黄老汉接过银子,老泪纵横,紧紧攥在手心里,连连点头。

“好好活着。”

这句话很轻,也不知道说给他们父女还是说给林巧娘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